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H2O)6氢键网络“协同断裂和分步形成”重排机制的MP2-团簇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H_2O)_6氢键网络“协同断裂和分步形成”重排机制的MP2-团簇方法研究第11-50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计算细节第11-12页
    §1.3 结果与讨论第12-15页
        §1.3.1 “-2+1”/“+1”氢键网络“协同断裂和分步形成”过程的反应路径与结构参数第12-13页
        §1.3.2 “-2+1”/“+1”氢键网络“协同断裂和分步形成”过程的能量参数第13-14页
        §1.3.3 其它路径探讨第14-15页
    §1.4 结论第15页
    §1.5 参考文献第15-17页
    附件第17-50页
第二章 Al(H_2O)_6~(3+)水交换反应溶剂效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外层真实溶剂水分子数目和排布方式第50-97页
    §2.1 引言第50页
    §2.2 计算细节第50-5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2.3.1 逐个添加法(方法Ⅰ)得到的N_m'=1~7 TS最优构型第51-55页
        §2.3.2 溶剂效应(N_m')对Al(H_2O)_6~(3+)水交换反应结构参数的影响第55-56页
        §2.3.3 溶剂效应(N_m')对Al(H_2O)_6~(3+)水交换反应能量参数和TS寿命的影响第56-57页
    §2.4 结论第57页
    §2.5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件第59-97页
第三章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铝-麦芽酚配合物的形态结构与水交换反应第97-137页
    §3.1 引言第97页
    §3.2 计算细节第97-9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98-104页
        §3.3.1 手性配合物的静态结构第98-100页
        §3.3.2 手性配合物的动态水交换反应第100-103页
        §3.3.3 手性异构体构型转化第103-104页
    §3.4 结论第104页
    §3.5 参考文献第104-106页
    附件第106-137页
第四章 铝-草酸1:3手性配合物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第137-143页
    §4.1 引言第137页
    §4.2 计算细节第13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37-140页
        §4.3.1 静态优化结果第137-138页
        §4.3.2 光谱学特性探讨第138-139页
        §4.3.3 前线分子轨道与静电势第139-140页
    §4.4 结论第140页
    §4.5 参考文献第140-142页
    附件第142-143页
申请专利第143-144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汾河上游水文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及干旱预测的研究
下一篇:水杨羟肟酸3d-4f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