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煤矿开采论文--煤矿开采设计论文

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盘区大巷护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1.2.1 特厚煤层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特厚煤层护巷煤柱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3 特厚煤层巷道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研究路线第20-22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0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工程背景及煤柱稳定性分析第22-36页
    2.1 井田概况第22-24页
        2.1.1 井田地质特征第22-23页
        2.1.2 井田煤层赋存概况第23-24页
    2.2 火成岩侵入概况第24-26页
        2.2.1 火成岩侵入机理第24-25页
        2.2.2 火成岩侵入对煤层开采影响第25-26页
    2.3 工作面概况与巷道布置第26-27页
        2.3.1 工作面生产技术第26页
        2.3.2 工作面巷道布置第26-27页
    2.4 煤柱应力及煤柱稳定性分析第27-34页
        2.4.1 煤柱应力状态分布第27-29页
        2.4.2 煤柱稳定性分析第29-32页
        2.4.3 护巷煤柱合理宽度计算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平行大巷间煤柱宽度优化数值模拟第36-48页
    3.1 模型建立第36-37页
    3.2 模拟方案第37-38页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8-46页
        3.3.1 巷间煤柱宽度对大巷稳定性影响第38-40页
        3.3.2 不同应力环境对巷间煤柱宽度留设的影响第40-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终采端关键层覆岩结构对停采煤柱应力影响研究第48-66页
    4.1 关键层位置判定第48-53页
    4.2 关键层运移结构相似模拟第53-58页
        4.2.1 相似模拟方案第53-55页
        4.2.2 模拟过程及结果第55-58页
    4.3 关键层运移特征对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第58-61页
        4.3.1 关键层结构形态对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第58-60页
        4.3.2 高低位关键层破断型式对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第60-61页
    4.4 基于弹性地基梁煤柱弹性损伤分析第61-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五章 不同覆岩类型下停采煤柱合理宽度留设数值模拟第66-76页
    5.1 数值模拟模型与方案第66-67页
    5.2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7-75页
        5.2.1 停采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结果第67-69页
        5.2.2 煤柱内部应力分析第69-71页
        5.2.3 煤柱宽度对大巷围岩影响第71-74页
        5.2.4 结果分析第74-75页
    5.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基本结论第76-77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86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煤机组合定位与姿态监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临近边坡的控制爆破技术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