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1-14页 |
1.2.1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1.2.2 论文架构图 | 第13-14页 |
1.2.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1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综述 | 第16-17页 |
2.1.1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 | 第16-17页 |
2.1.2 逆向技术溢出的实证研究 | 第17页 |
2.2 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综述 | 第17-20页 |
2.2.1 创新绩效的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创新绩效的衡量因素 | 第18-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 第21-38页 |
3.1 国际直接投资的全球背景分析 | 第21-27页 |
3.1.1 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分析 | 第21-22页 |
3.1.2 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分析 | 第22-24页 |
3.1.3 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分析 | 第24-27页 |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3.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分析 | 第27-30页 |
3.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分析 | 第30-32页 |
3.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 第32-38页 |
3.3.1 “一带一路”倡议规划概述 | 第32-33页 |
3.3.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3.3.3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 | 第35-36页 |
3.3.4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挑战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 第38-53页 |
4.1 研究假设与预期 | 第38-40页 |
4.1.1 ODI投资深度与跨国企业创新绩效 | 第39页 |
4.1.2 跨国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其创新绩效 | 第39页 |
4.1.3 ODI投资力度与跨国企业创新绩效 | 第39-40页 |
4.1.4 东道国“知识池”环境与跨国企业创新绩效 | 第40页 |
4.1.5 ODI投资广度与跨国企业创新绩效 | 第40页 |
4.2 数据库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4.3 变量的选择和说明 | 第41-45页 |
4.3.1 自变量 | 第41-43页 |
4.3.2 因变量 | 第43-45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45-51页 |
4.4.1 计量模型 | 第45页 |
4.4.2 相关性分析 | 第45-47页 |
4.4.3 线性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4.4.4 调节效应分析 | 第48-51页 |
4.5 实证结论分析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5.2 理论建议 | 第54-56页 |
5.2.1 国家层面政策建议 | 第54-55页 |
5.2.2 企业层面战略建议 | 第55-56页 |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