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研究
符号说明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1.1 马铃薯产业现状 | 第11-12页 |
1.2 马铃薯疮痂病 | 第12-16页 |
1.2.1 马铃薯疮痂病简介 | 第12-13页 |
1.2.2 马铃薯疮痂病致病菌 | 第13-15页 |
1.2.3 马铃薯疮痂病致病因子 | 第15-16页 |
1.3 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情况 | 第16-17页 |
1.4 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 | 第17-22页 |
1.4.1 选育抗性品种 | 第17-18页 |
1.4.2 农业措施防治 | 第18-19页 |
1.4.3 化学药剂防治 | 第19-20页 |
1.4.4 生物防治 | 第20-22页 |
1.5 芽孢杆菌防治病害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2.1.1 土壤样品 | 第25页 |
2.1.2 实验菌种 | 第25页 |
2.1.3 培养基 | 第25-26页 |
2.1.4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6页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5页 |
2.2.1 土壤中芽孢杆菌的分离 | 第27页 |
2.2.2 病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7页 |
2.2.3 拮抗菌的筛选 | 第27-28页 |
2.2.3.1 拮抗菌的初筛 | 第27-28页 |
2.2.3.2 拮抗菌的复筛 | 第28页 |
2.2.4 拮抗菌盆栽试验 | 第28-30页 |
2.2.4.1 种薯催芽 | 第28页 |
2.2.4.2 接种体的准备 | 第28-29页 |
2.2.4.3 盆栽处理 | 第29-30页 |
2.2.4.4 发病调查 | 第30页 |
2.2.5 拮抗菌的系统鉴定 | 第30-34页 |
2.2.5.1 拮抗菌的形态学鉴定 | 第30页 |
2.2.5.2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30-33页 |
2.2.5.3 拮抗菌的分子鉴定 | 第33-34页 |
2.2.6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3.1 土壤中芽孢杆菌的分离 | 第35页 |
3.2 拮抗菌的初筛 | 第35-36页 |
3.3 拮抗菌的复筛 | 第36-37页 |
3.4 拮抗菌盆栽试验 | 第37-40页 |
3.4.1 拮抗菌的春季盆栽试验分析 | 第37-38页 |
3.4.2 拮抗菌的秋季盆栽试验分析 | 第38-40页 |
3.5 拮抗菌的系统鉴定 | 第40-43页 |
3.5.1 拮抗菌的形态学鉴定 | 第40页 |
3.5.2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40-42页 |
3.5.3 拮抗菌的分子鉴定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