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第17页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7页 |
2.1.3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2.1.4 组织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2 关系资本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2.1 对关系资本的基础研究 | 第18-19页 |
2.2.2 关系资本作用效应研究 | 第19-20页 |
2.3 供应链整合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3.1 对供应链整合的基础研究 | 第20-21页 |
2.3.2 影响供应链整合因素的研究 | 第21-22页 |
2.3.3 供应链整合的作用效应研究 | 第22-23页 |
2.4 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4.1 对创新绩效的基础研究 | 第23页 |
2.4.2 影响创新绩效因素的研究 | 第23-24页 |
2.5 文献评述与选题的提出 | 第24-27页 |
3 供应链企业创新的现状 | 第27-31页 |
3.1 当前供应链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3.1.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 | 第27页 |
3.1.2 供应链信息化水平较低,资源整合能力弱 | 第27-28页 |
3.1.3 供应链信任机制缺失,战略合作关系差 | 第28页 |
3.2 供应链上关系资本在创新绩效提升过程中的作用 | 第28-29页 |
3.2.1 深化供应链伙伴关系,推进战略协作 | 第28-29页 |
3.2.2 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增强知识储备 | 第29页 |
3.3 供应链整合的重要性 | 第29-31页 |
3.3.1 简化业务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 第29-30页 |
3.3.2 增强供应链柔性,提高协调能力 | 第30页 |
3.3.3 把握需求变化,提高服务质量 | 第30-31页 |
4 关系资本、供应链整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及假设 | 第31-37页 |
4.1 概念模型 | 第31页 |
4.2 潜在变量的结构与内涵分析 | 第31-32页 |
4.2.1 关系资本的维度与内涵 | 第31-32页 |
4.2.2 供应链整合的维度与内涵 | 第32页 |
4.2.3 创新绩效的维度与内涵 | 第32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32-37页 |
4.3.1 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32-33页 |
4.3.2 关系资本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3 供应链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4 供应链整合的中介作用 | 第35-37页 |
5 关系资本、供应链整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 | 第37-47页 |
5.1 问卷设计 | 第37页 |
5.2 变量测量 | 第37-39页 |
5.2.1 关系资本的测量 | 第37-38页 |
5.2.2 供应链整合的测量 | 第38-39页 |
5.2.3 创新绩效的测量 | 第39页 |
5.3 预测试及问卷修正 | 第39-46页 |
5.3.1 信度分析 | 第40-41页 |
5.3.2 效度分析 | 第41-45页 |
5.3.3 问卷修正 | 第45-46页 |
5.4 大样本数据收集 | 第46-47页 |
6 关系资本、供应链整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7-71页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6.1.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6.1.2 量表数据分布分析 | 第48-49页 |
6.2 信度分析 | 第49-50页 |
6.3 效度分析 | 第50-56页 |
6.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1-54页 |
6.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54-56页 |
6.4 假设检验 | 第56-64页 |
6.4.1 原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56-59页 |
6.4.2 修正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59-61页 |
6.4.3 中介作用检验 | 第61-64页 |
6.5 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64-71页 |
6.5.1 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6.5.2 关系资本与供应链整合对创新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67-71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7.1 主要工作 | 第71页 |
7.2 研究结论 | 第71-73页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