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稀土配合物及稀土纳米片的荧光探针及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65页
    1.1 稀土元素第13-15页
        1.1.1 稀土元素第13页
        1.1.2 稀土元素的发光机理和发光特性第13-15页
    1.2 稀土有机配合物第15-22页
        1.2.1 三价稀土离子的跃迁类型第15-16页
        1.2.2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敏化过程第16-19页
        1.2.3 稀土配合物的配位数和配位原子第19-21页
        1.2.4 β-二酮稀土配合物第21-22页
    1.3 稀土纳米材料第22-28页
        1.3.1 纳米材料第22-24页
        1.3.2 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4-28页
    1.4 纳米材料的组装技术第28-34页
        1.4.1 PG聚合物接枝第29-30页
        1.4.2 CVD化学气相沉积法第30-31页
        1.4.3 LBL自组装技术第31-32页
        1.4.4 EPD电泳沉积自组装第32-34页
    1.5 稀土纳米材料的应用第34-38页
        1.5.1 磁学上的应用第34页
        1.5.2 催化上的应用第34-35页
        1.5.3 陶瓷材料上的应用第35-36页
        1.5.4 储氢材料上的应用第36-37页
        1.5.5 在半导体和发光材料上的应用第37-38页
        1.5.6 生物医学上的应用第38页
    1.6 稀土传感器第38-48页
        1.6.1 稀土探针的作用机理第39-48页
    1.7 稀土传感器类型第48-53页
        1.7.1 气体传感器第48-50页
        1.7.2 离子、pH和碳氢化合物传感器第50-52页
        1.7.3 磁场传感器第52-53页
    1.8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第二章 使用非酶β-二酮衍生配体的铕配合物作为发光探针在血清中选择性检测总胆红素第65-87页
    2.1 引言第65-67页
    2.2 实验及性能表征部分第67-69页
        2.2.1 化学品、试剂和仪器第67页
        2.2.2 制备β-二酮配体第67-68页
        2.2.3 制备Eu(ectfd)_3,Eu(tta)_3和Eu(dbt)_3第68-69页
        2.2.4 Eu(ectfd)_3,Eu(dbt)_3,和Eu(tta)_3对BR的荧光响应第69页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69-82页
        2.3.1 配体与Eu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69-71页
        2.3.2 Eu配合物与不同β-二酮衍生配体的发光性质及其对BR的发光反应第71-74页
        2.3.3 BR与配合物Eu(ectfd)_3,Eu(dbt)_3,和Eu(tta)_3的相互作用第74-80页
        2.3.4 pH对Eu(ectfd)_3,Eu(tta)_3和Eu(dbt)_3的影响以及Eu(tta)_3在人体血清中检测BR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第三章 β-二酮修饰的稀土氧化物纳米片胆红素探针及薄膜传感器.第87-112页
    3.1 引言第87-90页
    3.2 实验部分第90-91页
        3.2.1 化学品、试剂和仪器第90页
        3.2.2 Eu(III)掺杂的氧化钇纳米片的合成第90页
        3.2.3 Eu(III)掺杂的氧化钇纳米片传感器的合成第90-91页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91-106页
        3.3.1 Eu(III)掺杂的氧化钇及其纳米片结构和性质第91-94页
        3.3.2 β-二酮修饰Y~(3+)(Eu~(3+))氧化物纳米片胆红素荧光探针第94-98页
        3.3.3 高分子薄膜的选择及性能讨论第98-103页
        3.3.4 β-二酮修饰Y~(3+)(Eu~(3+))氧化物纳米片荧光薄膜传感器检测胆红素第103-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第四章 基于β-二酮修饰Eu(III)掺杂的氧化钇纳米片的荧光氧传感器第112-132页
    4.1 引言第112-113页
    4.2 实验部分第113-114页
        4.2.1 化学品、试剂和仪器第113页
        4.2.2 Eu(III)掺杂氧化钇纳米片薄膜氧传感器的合成第113-114页
    4.3 结果讨论第114-127页
        4.3.1 稀土氧化物纳米片的性质第114-116页
        4.3.2 高分子包裹膜的选择及性能讨论第116-121页
        4.3.3 稀土纳米片传感器对DO的响应第121-123页
        4.3.4 稀土纳米片传感器对GO的响应第123-125页
        4.3.5 氧气对纳米片(TTA)/PS猝灭机理研究第125-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2页
第五章 磺基水杨酸铽配合物荧光探针和磺基水杨酸修饰的铽掺杂氢氧化钇纳米片荧光薄膜传感器第132-155页
    5.1 引言第132-134页
    5.2 实验部分第134-135页
        5.2.1 化学品,试剂,仪器第134-135页
        5.2.2 探针及薄膜的制备第13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35-148页
        5.3.1 Tb(SSA)_4荧光探针检测CrO_4~2第135-141页
        5.3.2 Tb3+掺杂的氢氧化钇纳米片薄膜传感器的结构第141-143页
        5.3.3 纳米片薄膜传感器检测CrO_4~2第143-145页
        5.3.4 纳米片薄膜传感器检测BR第145-147页
        5.3.5 纳米片薄膜传感器检测O_2第147-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55-157页
附录一试剂名称缩写第157-158页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58-160页
致谢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酸四异丙酯促进的PEDA反应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双功能催化剂共催化的烯烃羰化串联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