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页 |
| 第一章 艺术介入乡村在地性创作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 1.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1 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背景 | 第8-9页 |
| 1.2 艺术介入乡村的发展背景 | 第9-10页 |
| 2.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 第二章 艺术介入乡村在地性创作的介入方式 | 第11-13页 |
| 1.从内在精神诉求上介入 | 第11-12页 |
| 2.从外在视觉上介入 | 第12页 |
| 3.因地制宜的艺术策划 | 第12-13页 |
| 第三章 国内外雕塑艺术在地性创作案例分析 | 第13-23页 |
| 1.国外在地性雕塑艺术案例分析 | 第13-17页 |
| 1.1 美国纽约贫民窟的人体塑像 | 第13-14页 |
| 1.2 日本越后妻有乡村艺术改造 | 第14-15页 |
| 1.3 英格兰hayonwye小镇公共艺术改造 | 第15-17页 |
| 2.国内在地性雕塑艺术案例分析 | 第17-23页 |
| 2.1 安徽碧山计划 | 第17-18页 |
| 2.2 山西晋中许村国际艺术公社 | 第18-19页 |
| 2.3 四川美术学院羊蹬艺术合作社 | 第19-21页 |
| 2.4 甘肃石节子美术馆 | 第21-22页 |
| 2.5 贵州雨补鲁村“艺术介入”计划 | 第22-23页 |
| 第四章 个人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雕塑在地性创作营活动 | 第23-28页 |
| 1.“美丽雪峰山”——中国·挪溪乡村雕塑艺术创作营 | 第23-25页 |
| 2.乡村密码——中国石节子公共艺术创作营 | 第25-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致谢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