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人撤销之诉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理论基础 | 第9-12页 |
(一)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概念 | 第9页 |
(二) 立法起源 | 第9-10页 |
(三) 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论 | 第10-12页 |
二、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条件 | 第12-17页 |
(一) 主体条件 | 第12-13页 |
(二) 程序条件 | 第13-15页 |
1. 第三人未参加诉讼 | 第13-14页 |
2. 未参加诉讼系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 | 第14-15页 |
3. 起诉期限 | 第15页 |
(三) 实体条件 | 第15-17页 |
1. 撤销的对象 | 第15-16页 |
2. 生效裁判文书存在错误 | 第16页 |
3. 第三人合法权益受损 | 第16-17页 |
(四) 管辖法院 | 第17页 |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理程序 | 第17-23页 |
(一) 起诉 | 第17-18页 |
(二) 审查与受理 | 第18-19页 |
(三) 审理程序 | 第19页 |
(四) 判决及其法律效果 | 第19-23页 |
四、我国第三人撤诉之诉制度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 第23-26页 |
(一) 不足 | 第23-25页 |
1. 保护的主体范围狭窄 | 第23-24页 |
2. 诉讼结果不能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 第24页 |
3. 与案外人再审程序冲突 | 第24-25页 |
(二) 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建议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