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1.3.1 水文变异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1.3.2 渭河流域变异诊断 | 第13-15页 |
| 1.3.3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研究流域概况与数据 | 第17-21页 |
| 2.1 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 | 第17页 |
| 2.2 气象条件 | 第17-18页 |
| 2.3 水文特征 | 第18页 |
| 2.4 水利工程概况 | 第18-19页 |
| 2.5 基本数据 | 第19-21页 |
| 3 渭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第21-43页 |
| 3.1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诊断方法原理 | 第21-24页 |
| 3.1.1 基于Mann-Kendall的趋势性诊断 | 第21-22页 |
| 3.1.2 基于极大熵功率谱的周期性诊断 | 第22-23页 |
| 3.1.3 基于重标极差的持续性诊断 | 第23-24页 |
| 3.2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第24-42页 |
| 3.2.1 趋势性分析 | 第24-29页 |
| 3.2.2 周期性分析 | 第29-33页 |
| 3.2.3 持续性分析 | 第33-38页 |
| 3.2.4 变异性分析 | 第38-42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基于滑动相关系数的水文气象要素关系变异诊断 | 第43-63页 |
| 4.1 基于相关系数法的水文气象要素关系变异诊断原理 | 第43-45页 |
| 4.2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相依关系变异分析 | 第45-53页 |
| 4.2.1 降水-径流关系变异诊断 | 第45-48页 |
| 4.2.2 蒸发-径流关系变异诊断 | 第48-51页 |
| 4.2.3 降水-蒸发关系变异诊断 | 第51-53页 |
| 4.3 流域径流-泥沙相依关系变异分析 | 第53-62页 |
| 4.3.1 渭河流域径流-泥沙相关关系变异分析 | 第53-55页 |
| 4.3.2 宁蒙河段径流-泥沙相关关系变异分析 | 第55-6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 基于熵理论的水文气象要素关系变异诊断 | 第63-76页 |
| 5.1 基于排列熵的水文气象要素关系变异诊断原理 | 第63-67页 |
| 5.1.1 排列熵原理 | 第63-64页 |
| 5.1.2 基于排列熵的水文气象要素关系变异诊断方法 | 第64-67页 |
| 5.2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相依关系变异分析 | 第67-73页 |
| 5.2.1 降水-径流关系变异诊断 | 第67-69页 |
| 5.2.2 蒸发-径流关系变异诊断 | 第69-71页 |
| 5.2.3 降水-蒸发关系变异诊断 | 第71-73页 |
| 5.3 流域径流-泥沙相依关系变异分析 | 第73-74页 |
| 5.4 小结 | 第74-76页 |
| 6 基于标度指数的水文气象要素关系变异诊断 | 第76-88页 |
| 6.1 基于标度指数的水文气象要素关系变异诊断原理 | 第76-79页 |
| 6.1.1 标度指数原理 | 第76页 |
| 6.1.2 滑动标度指数相关变异诊断方法 | 第76-79页 |
| 6.2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相依关系变异分析 | 第79-85页 |
| 6.2.1 降水-径流关系变异诊断 | 第79-81页 |
| 6.2.2 蒸发-径流关系变异诊断 | 第81-83页 |
| 6.2.3 降水-蒸发关系变异诊断 | 第83-85页 |
| 6.3 流域径流-泥沙相依关系变异分析 | 第85-86页 |
| 6.4 小结 | 第86-88页 |
| 7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关系变异综合分析 | 第88-92页 |
| 8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 8.1 主要结论 | 第92页 |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92-93页 |
| 8.3 展望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4页 |
| 附录A | 第104-110页 |
| 附录B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