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2页 |
1.1 引言 | 第17-24页 |
1.1.1 片上网络概述 | 第17-21页 |
1.1.2 动态可重构技术 | 第21-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1.2.1 专用片上网络拓扑结构生成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2.2 基于射频互连的动态可重构片上网络拓扑生成算法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2.3 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构片上网络拓扑生成算法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 第28-30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30-32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与模型 | 第32-44页 |
2.1 芯片布图规划问题模型 | 第32-35页 |
2.2 片上网络体系结构 | 第35-41页 |
2.2.1 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 第35-37页 |
2.2.2 流控制策略 | 第37-39页 |
2.2.3 路由算法 | 第39-40页 |
2.2.4 路由器的基本结构 | 第40-41页 |
2.3 专用片上网络的功耗评估模型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专用片上网络拓扑生成中的路径分配算法研究 | 第44-71页 |
3.1 路径分配问题及相关研究工作 | 第44-45页 |
3.2 路径分配问题的公式化表示 | 第45-51页 |
3.3 基于ILP的路径分配算法 | 第51-53页 |
3.4 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路径分配算法 | 第53-63页 |
3.4.1 算法的整体流程 | 第53-55页 |
3.4.2 单条通信流的路径分配算法 | 第55-59页 |
3.4.3 无死锁路由路径分配算法研究 | 第59-63页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9页 |
3.5.1 实验环境 | 第63-64页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基于射频互连的动态可重构专用片上网络拓扑生成算法研究 | 第71-100页 |
4.1 射频互连技术的相关知识介绍 | 第71-73页 |
4.2 基于射频互连的动态可重构专用片上网络拓扑生成算法研究 | 第73-94页 |
4.2.1 算法的整体流程 | 第73-76页 |
4.2.2 射频互连驱动的IP核聚类与布图规划 | 第76-83页 |
4.2.3 路由器和网络接口的布图规划 | 第83-84页 |
4.2.4 射频互连规划及路径分配算法 | 第84-90页 |
4.2.5 射频互连传输线布线的优化 | 第90-94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4-99页 |
4.3.1 实验环境 | 第94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4-9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5章 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构专用片上网络拓扑生成算法研究 | 第100-129页 |
5.1 问题定义及算法的整体流程 | 第100-105页 |
5.2 拓扑驱动的任务调度和布图规划算法 | 第105-109页 |
5.3 通信需求的时域划分算法 | 第109-117页 |
5.3.1 基于ILP的通信需求时域划分方法 | 第109-113页 |
5.3.2 基于二分法的通信需求时域划分方法 | 第113-117页 |
5.4 动态可重构专用片上网络拓扑生成算法 | 第117页 |
5.4.1 路由器的布图规划 | 第117页 |
5.4.2 动态可重构专用片上网络拓扑生成算法 | 第117页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7-127页 |
5.5.1 实验环境 | 第118-119页 |
5.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9-12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9-132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129-131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