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创新投资平滑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营运资本对企业投资平滑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营运资本 | 第19-20页 |
2.1.2 创新投资 | 第20-21页 |
2.1.3 创新平滑 | 第21页 |
2.2 创新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创新投资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页 |
2.2.2 创新投资与融资约束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创新投资与融资优序理论 | 第23-24页 |
2.3 营运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平滑机理 | 第24-27页 |
2.3.1 基础机理 | 第24-25页 |
2.3.2 核心机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27-38页 |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7-28页 |
3.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28-29页 |
3.2.1 样本选取 | 第28-29页 |
3.2.2 数据来源 | 第29页 |
3.3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 第29-33页 |
3.3.1 模型设定 | 第29-32页 |
3.3.2 变量定义 | 第32-33页 |
3.4 融资约束的测度 | 第33-36页 |
3.4.1 单变量指标 | 第33-35页 |
3.4.2 多变量指数 | 第35-36页 |
3.5 平滑作用的衡量 | 第36-37页 |
3.6 估计方法的选择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4.1 描述性分析 | 第38-39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4.3 平稳性检验 | 第39-40页 |
4.4 营运资本对创新投资平滑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4.5 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营运资本对创新投资平滑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42-46页 |
4.5.1 基于企业规模进行融资约束分组的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4.5.2 基于企业年龄进行融资约束分组的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4.5.3 基于SA指数进行融资约束分组的回归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启示 | 第46-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5.2 政策启示 | 第46-49页 |
5.2.1 企业层面 | 第46-47页 |
5.2.2 政府层面 | 第47-49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样本企业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