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15页
        1.2.1 可持续发展评价第10-11页
        1.2.2 能值分析第11-12页
        1.2.3 生态足迹第12-14页
        1.2.4 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5-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7-21页
    2.1 自然环境概况第17-19页
        2.1.1 地质地貌第17-18页
        2.1.2 气候第18页
        2.1.3 水文第18页
        2.1.4 矿产第18页
        2.1.5 旅游第18-19页
    2.2 社会经济概况第19页
    2.3 耕地资源现状第19-21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8页
    3.1 基本原理第21页
        3.1.1 能值理论第21页
        3.1.2 生态足迹第21页
        3.1.3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足迹方法原理第21页
    3.2 步骤与方法第21-25页
        3.2.1 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研究方法第22-23页
        3.2.2 基于能值分析的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第23-25页
    3.3 数据来源第25-28页
第四章 基于能值分析的陇南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第28-34页
    4.1 生态足迹动态分析第28-31页
    4.2 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第31-32页
    4.3 生态盈亏动态分析第32-33页
    4.4 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第33页
    4.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陇南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分析第34-40页
    5.1 陇南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动态分析第34-36页
        5.1.1 陇南市耕地产量因子年际变化第34-35页
        5.1.2 陇南市耕地生态足迹供需状况动态分析第35页
        5.1.3 陇南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评价第35-36页
    5.2 陇南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空间分析第36-39页
        5.2.1 陇南市产量因子空间分异特征第36-37页
        5.2.2 陇南市耕地生态足迹供需状况空间分异特征第37-38页
        5.2.3 陇南市耕地生态可持续利用状况空间分异特征第38-39页
    5.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40-44页
    6.1 讨论第40-41页
    6.2 结论第41-42页
    6.3 建议第42-44页
        6.3.1 提高人口素质,控制过度消费第42-43页
        6.3.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第43页
        6.3.3 加强生态建设,制定环保政策第43页
        6.3.4 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致谢第49-50页
导师简介第50-51页
个人简介第51-52页
附录第5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数据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