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

基于UCD的产品概念设计流程与方法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3页
    1.2. 课题的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研究方法第15页
    1.5. 论文的框架和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产品概念设计第16-23页
    2.1. 产品概念设计的定义第16-17页
    2.2. 产品概念设计重要性第17-18页
    2.3. 产品概念设计的特点第18-20页
        2.3.1. 创新性第18页
        2.3.2. 多样性第18-19页
        2.3.3. 需求紧密关联性第19页
        2.3.4. 反复性第19页
        2.3.5. 全局性第19页
        2.3.6. 跨领域性第19页
        2.3.7. 不确定性第19-20页
    2.4. 概念设计在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位置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UCD 方法综述及应用案例分析第23-40页
    3.1. UCD 的概念定义第23-24页
    3.2. UCD 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第24-27页
    3.3. UCD 应用方法第27-30页
        3.3.1. 焦点小组第28页
        3.3.2. 可用性测试第28-29页
        3.3.3. 用户角色与场景第29页
        3.3.4. 问卷法第29页
        3.3.5. 用户访谈第29-30页
    3.4. UCD 方法应用案例分析第30-39页
        3.4.1. 问题设定第30-31页
        3.4.2. 问题拓展第31-32页
        3.4.3. 设计目标第32-33页
        3.4.4. 用户需求第33页
        3.4.5. 设计构思生成第33页
        3.4.6. 设计原型迭代第33-34页
        3.4.7. 最终系统描述第34-37页
        3.4.8. 游戏可玩性研究第37-38页
        3.4.9. 案例小结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概念设计流程与方法研究第40-68页
    4.1. 产品概念设计的流程第40-42页
    4.2. 产品概念设计流程的共性第42-43页
    4.3. 概念设计中的若干不确定因素第43-48页
        4.3.1. 技术导向,目标顾客定位不清晰第43-44页
        4.3.2. 前期产品定义准备工作不充分第44页
        4.3.3. 缺乏挖掘需求,对目标用户研究不深入第44-45页
        4.3.4. 盲从市场,顾客价值定位没特色或错误第45-46页
        4.3.5. 忽视评估,不重视用户体验第46-47页
        4.3.6. 功能过剩,无法设计出令用户惊喜的产品第47-48页
    4.4. 基于 UCD 的产品概念设计流程及操作方法第48-49页
    4.5. 各阶段活动定义及内容方法第49-65页
        4.5.1. 概念初步阶段第49-55页
        4.5.2. 概念深化阶段第55-60页
        4.5.3. 概念选择阶段第60-62页
        4.5.4. 概念实现阶段第62-63页
        4.5.5. 概念评价阶段第63-65页
    4.6. 基于 UCD 的产品概念设计流程及方法图第65-67页
    4.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企业与产品概念设计及设计实践第68-92页
    5.1. 技术引导——飞利浦与产品概念设计第68-69页
        5.1.1. Lumalive 电子织物第68-69页
    5.2. 人文情感——FSB 公司与产品概念设计第69-70页
        5.2.1. 空气门把手第69-70页
    5.3. 基于 UCD 的产品概念设计——HP 公司创新打印机设计实践第70-90页
        5.3.1. 设计背景第71-72页
        5.3.2. 概念初步第72-81页
        5.3.3. 概念深化第81-84页
        5.3.4. 产品概念设计提案第84-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六章 结论第92-94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第92-93页
    6.2. 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第93页
    6.3. 关于研究成果的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致谢第97-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下一篇: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