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价值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对象第16-17页
        1.3.1 高校中层管理者的界定第16页
        1.3.2 高校管理的特点第16-17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3 研究步骤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3.1 研究步骤第18-19页
            1.4.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创新和不足第20-22页
第2章 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第22-32页
    2.1 胜任力第22-25页
        2.1.1 胜任力研究的起源第22-23页
        2.1.2 胜任力的学派第23页
        2.1.3 胜任力的定义和分类第23-25页
    2.2 胜任力模型第25-32页
        2.2.1 胜任力模型理论第26-29页
            2.2.1.1 胜任力模型理论基础第26-27页
            2.2.1.2 胜任力模型理论基础的启示第27-29页
        2.2.2 胜任力模型构建的主要方法第29-30页
        2.2.3 胜任力建模的发展方向第30-32页
第3章 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第32-66页
    3.1 胜任特征指标的确立第32-38页
        3.1.1 行为事件访谈第32-33页
        3.1.2 文献分析法第33-36页
        3.1.3 专家评定法第36-38页
    3.2 问卷调查第38-42页
        3.2.1 问卷设计第38页
        3.2.2 预调查第38-39页
        3.2.3 样本选择和问卷的发放第39页
        3.2.4 样本的整体状况第39-42页
    3.3 问卷分析第42-55页
        3.3.1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42-43页
        3.3.2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43-44页
        3.3.3 因子分析第44-55页
            3.3.3.1 第一次因子分析第44-50页
            3.3.3.2 第二次因子分析第50-55页
    3.4 公因子的命名及定义第55-58页
    3.5 相关分析验证第58-60页
    3.6 权重计算第60-63页
        3.6.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0-61页
        3.6.2 权重计算第61-63页
    3.7 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第63-66页
第4章 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应用第66-80页
    4.1 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干部选拔中的应用第66-72页
        4.1.1 应用流程第66-67页
        4.1.2 案例分析第67-72页
    4.2 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干部考核中的应用第72-80页
        4.2.1 应用流程第72-73页
        4.2.2 案例分析第73-80页
            4.2.2.1 传统考核方式第73-74页
            4.2.2.2 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干部考核第74-80页
结语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第86-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食品安全的鸡蛋消费行为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下一篇:城市公园入口空间与景观分析--以沪杭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