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土地法论文

土地利用管制中的补偿问题研究--以准征收理论为中心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14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土地利用管制制度概述第14-19页
    2.1 土地利用管制的概念第14-15页
    2.2 我国实行土地利用管制的原因第15页
    2.3 我国实行土地利用管制的目标第15-16页
    2.4 土地利用管制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2.4.1 公权力第16-17页
        2.4.2 宪法规定第17-19页
3 土地利用管制中的征收问题研究第19-30页
    3.1 土地财产权的范围第19-20页
    3.2 土地利用管制侵害私人财产权益的表现形式——准征收制度第20-25页
        3.2.1 准征收理论的形成第20-21页
        3.2.2 准征收的概念第21页
        3.2.3 准征收的法律特点第21-22页
        3.2.4 准征收的构成要件第22-24页
        3.2.5 准征收的分类第24-25页
    3.3 国外准征收制度及其补偿问题研究第25-30页
        3.3.1 美国第25-28页
        3.3.2 德国第28页
        3.3.3 韩国第28-29页
        3.3.4 我国台湾第29-30页
4 我国的土地利用管制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4.1 准征收对私人财产权益的侵害第30-31页
    4.2 土地外部性对私人财产权益的影响第31-32页
    4.3 我国在土地利用管制立法上补偿制度的缺失第32-33页
5 构建我国土地利用管制中的补偿问题若干建议第33-44页
    5.1 补偿制度的意义第33页
    5.2 构成准征收标准的确定第33-35页
        5.2.1 占有性征收的构成第33-34页
        5.2.2 管制性征收的构成第34-35页
    5.3 准征收制度中补偿的原则第35-37页
    5.4 准征收制度中补偿的计算标准第37-39页
        5.4.1 部分国家和地区补偿标准之比较第37-38页
        5.4.2 遵循市场原则,建立多样化估价方式来完善我国的准征收补偿标准第38-39页
    5.5 准征收制度中补偿的方式第39-40页
    5.6 准征收制度中补偿程序的提起第40-42页
        5.6.1 提起准征收中的补偿程序之前提——符合准征收构成要件第40-41页
        5.6.2 准征收制度的认定机构第41页
        5.6.3 行政补偿请求人第41-42页
    5.7 准征收制度中补偿的程序第42页
    5.8 行政补偿之新发展第42-44页
6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部门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