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6-13页 |
摘要 | 第13-15页 |
Abstract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7-4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2 软件需求分析及方法 | 第17-23页 |
1.2.1 面向目标的方法 | 第19-20页 |
1.2.2 基于情景的方法 | 第20-21页 |
1.2.3 问题框架方法 | 第21-22页 |
1.2.4 基于领域建模的预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1.3 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及理论与计算机科学 | 第23-36页 |
1.3.1 古典管理 | 第24-26页 |
1.3.2 人本管理 | 第26-28页 |
1.3.3 战略管理 | 第28-31页 |
1.3.4 质量管理 | 第31-34页 |
1.3.5 学习型组织管理 | 第34-36页 |
1.4 分析 | 第36-37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37-40页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1.5.2 论文体系结构 | 第38-4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2 相关理论 | 第41-62页 |
2.1 复杂科学管理理论 | 第41-52页 |
2.1.1 整合论 | 第41-43页 |
2.1.2 新资源观论 | 第43-46页 |
2.1.3 整体观论 | 第46-47页 |
2.1.4 互动论 | 第47-50页 |
2.1.5 无序—有序论 | 第50-52页 |
2.2 粒度计算理论 | 第52-58页 |
2.2.1 粒的相关概念 | 第52-55页 |
2.2.2 几个重要的粒度计算理论和模型 | 第55-58页 |
2.3 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 第58-61页 |
2.3.1 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力原理 | 第59页 |
2.3.2 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觉原理 | 第59-60页 |
2.3.3 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原理 | 第60页 |
2.3.4 认知心理学与信息图形化 | 第60-6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3 复杂科学管理理论对软件需求分析的指导意义 | 第62-84页 |
3.1 整体框架 | 第62-64页 |
3.2 资源观论与软件需求范围界定 | 第64-67页 |
3.3 无序有序论与需求演化模式 | 第67-71页 |
3.3.1 从用户需求到软件需求的演化 | 第68-70页 |
3.3.2 从用户需求到软件需求的演化模式 | 第70-71页 |
3.4 整体论及互动论——软件需求分析的视角与互动 | 第71-79页 |
3.4.1 软件需求分析中整体视角及效用 | 第72-74页 |
3.4.2 软件需求分析互动 | 第74-77页 |
3.4.3 网构软件创新网络模型 | 第77-79页 |
3.5 整合论与软件需求分析的转化过程 | 第79-83页 |
3.5.1 软件需求分析基础规则 | 第80-81页 |
3.5.2 软件需求分析整合转换过程 | 第81-8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4 基于整体论的领域描述模型 | 第84-105页 |
4.1 基于整体论的领域描述模型的概述 | 第84页 |
4.2 领域描述模型 | 第84-92页 |
4.2.1 用户领域组织结构 | 第84-85页 |
4.2.2 网构软件拓扑图 | 第85-88页 |
4.2.3 领域描述模型 | 第88-91页 |
4.2.4 领域描述模型中软件构件的刻画 | 第91-92页 |
4.3 需求问题求解 | 第92-98页 |
4.4 实验 | 第98-104页 |
4.4.1 实验一 单领域需求匹配 | 第98-101页 |
4.4.2 实验二 复合领域需求匹配 | 第101-10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5 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理论的用户需求分析 | 第105-121页 |
5.1 基于整体论领域描述模型的用户需求分析概述 | 第105-106页 |
5.2 基于新资源观论的用户需求初级筛选 | 第106-109页 |
5.3 基于无序有序论的用户需求验证 | 第109-110页 |
5.4 基于互动论的软件构件最终筛选 | 第110-115页 |
5.4.1 软件构件质量中可量化计算 | 第111-115页 |
5.4.2 最终筛选 | 第115页 |
5.5 基于整合论的软件需求定制 | 第115-117页 |
5.6 示例 | 第117-12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6 用户需求分析平台 | 第121-135页 |
6.1 用户需求分析平台框架 | 第121-122页 |
6.2 关键架构 | 第122-128页 |
6.2.1 快速层次切换的需求定位 | 第122-125页 |
6.2.2 用户参与的图形化互动界面 | 第125-128页 |
6.3 平台示例 | 第128-13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5-137页 |
7.1 总结 | 第135-136页 |
7.2 展望 | 第136-137页 |
8 参考文献 | 第137-143页 |
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习及研究情况 | 第143-144页 |
10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