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4-46页 |
1.1 固体基底表面薄膜生长、制备及分类 | 第14-30页 |
1.1.1 常用的薄膜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1.2 薄膜的分类及其应用 | 第15-16页 |
1.1.3 薄膜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原子在基底表面的扩散及凝聚成核 | 第16-26页 |
1.1.4 薄膜生长主要的研究手段及其原理 | 第26-30页 |
1.2 液体作为基底沉积薄膜及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 | 第30-42页 |
1.2.1 液体作为薄膜生长基底的特点 | 第30-31页 |
1.2.2 硅油表面金属薄膜凝聚机理、微结构以及特性 | 第31-42页 |
1.2.3 其他液体基底(离子液体)表面薄膜生长的研究 | 第4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从薄膜到纳米结构凝聚体 | 第42-46页 |
2 硅油表面Ag、Au凝聚体形貌及微结构在常温大气氛围下的演化 | 第46-68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46-4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9-65页 |
2.3.1 Ag和Au凝聚体的拓扑结构以及凝聚机理 | 第49-56页 |
2.3.2 Ag凝聚体覆盖率衰减:形貌及微结构的自发演化 | 第56-64页 |
2.3.3 基于覆盖率计算的Au纳米凝聚体微结构稳定性研究 | 第64-6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3 Ag凝聚体在真空氛围下的特征生长模式及晶向生长 | 第68-92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68-7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71-89页 |
3.3.1 从二维到三维的演化:Ag纳米颗粒的空间几何形状 | 第71-76页 |
3.3.2 基于AFM的Ag凝聚体反常粗糙机制研究 | 第76-80页 |
3.3.3 几何形状的演化对Ag凝聚体晶向生长的影响 | 第80-8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4 Au凝聚体三维生长的AFM及TEM研究 | 第92-106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92-9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9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93-103页 |
4.3.1 三维Au纳米颗粒几何形状随名义厚度的演化 | 第93-96页 |
4.3.2 基于AFM测量的Au凝聚体动力学标度研究 | 第96-99页 |
4.3.3 三维生长对Au凝聚体微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99-103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103-10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10页 |
5.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5.2 今后工作方向展望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附录 | 第122-127页 |
附录A 实验材料的主要物理参数 | 第122-125页 |
A-1 硅油的主要物理参数 | 第122-123页 |
A-2 实验所用银以及金基本物理参数 | 第123-124页 |
A-3 表面覆盖率及凝聚体尺寸计算程序 | 第124-125页 |
附录B 作者博士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125-126页 |
附录C 博士期间学术会议论文 | 第126-127页 |
附录D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