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 山药生产现状 | 第13-14页 |
2 山药根茎腐病及防治措施 | 第14-15页 |
2.1 山药根茎腐病发病症状 | 第14页 |
2.2 山药根茎腐病防治措施 | 第14-15页 |
3 微生物肥料 | 第15-17页 |
3.1 微生物肥料的含义 | 第15-16页 |
3.2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和功效 | 第16-17页 |
3.3 微生物有机肥的研发意义 | 第17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BIO生物有机肥对防控山药根茎腐病和促进山药生长的影响 | 第19-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1.3 指标测定 | 第20页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0-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2.1 施用BIO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茎腐病的防控效果 | 第21-22页 |
2.2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块茎生长的影响 | 第22页 |
2.3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产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际土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23页 |
3 讨论 | 第23-24页 |
3.1 BIO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茎腐病和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BIO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24页 |
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山东山药根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5-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1.1 病害症状观察和病原菌的分离 | 第25-26页 |
1.2 致病性测定 | 第26页 |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第26页 |
1.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第26-27页 |
1.5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7-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2.1 病原菌的致病性 | 第28-29页 |
2.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第29-30页 |
2.3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第30页 |
2.4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30-32页 |
3 讨论 | 第32-33页 |
4 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山药根茎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的防控效果研究 | 第35-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1.1 材料 | 第35-36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2.1 山药根茎腐病拮抗菌筛选 | 第37-38页 |
2.2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茎腐病的防控效果 | 第38页 |
2.3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际病原菌数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2.4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际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2.5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际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2.6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际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3.1 拮抗菌的筛选 | 第41-42页 |
3.2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茎腐病的防控效果 | 第42页 |
3.3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 | 第42-43页 |
4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山药生长的影响 | 第45-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1.1 材料 | 第45-46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46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2.1 不同处理对不同时期山药块茎鲜重的影响 | 第46-47页 |
2.2 不同处理对不同时期山药块茎长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2.3 不同处理对不同时期山药块茎茎粗的影响 | 第48页 |
2.4 不同处理对收获期山药地上部茎粗的影响 | 第48-49页 |
2.5 不同处理对山药生长旺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2.6 不同处理对山药产量的影响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4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53-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1.1 材料 | 第53页 |
1.2 采样及测定方法 | 第53-54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2.1 不同处理对不同时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54页 |
2.2 不同处理对不同时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2.3 不同处理对不同时期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2.4 不同处理对不同时期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3 讨论 | 第57页 |
4 小结 | 第57-59页 |
全文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附录1 两株菌对茄腐皮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 第69页 |
附录2 大田实验效果 | 第69页 |
附录3 病原菌T4的ITS测序结果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3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