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8-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9页 |
1.3.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综述 | 第10-15页 |
1.3.2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2页 |
1.4.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第20-21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及制度环境 | 第23-30页 |
2.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发展沿革概述 | 第23-28页 |
2.1.1 清末的免费师范教育 | 第23-24页 |
2.1.2 民国时期的免费师范教育 | 第24-26页 |
2.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免费师范教育 | 第26-27页 |
2.1.4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免费师范教育 | 第27-28页 |
2.2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构建的制度环境 | 第28-30页 |
2.2.1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概况 | 第28-29页 |
2.2.2 师范教育制度改革概况 | 第29-30页 |
3、传统师范教育政策的危机 | 第30-38页 |
3.1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概况 | 第31页 |
3.2 六所师范高校相关教育情况 | 第31-35页 |
3.2.1 部属师范高校师范生招生和毕业人数调查 | 第31-33页 |
3.2.2 部属师范高校师范生学费情况调查 | 第33-34页 |
3.2.3 部属师范高校师范专业生源状况调查 | 第34页 |
3.2.4 部属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 第34-35页 |
3.3 传统师范教育政策的危机 | 第35-38页 |
3.3.1 师范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削弱 | 第36页 |
3.3.2 师资供给不均衡现象凸显 | 第36-37页 |
3.3.3 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淡化 | 第37-38页 |
4、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构建 | 第38-44页 |
4.1 去制度化的努力 | 第38-39页 |
4.1.1 策略的选取 | 第38页 |
4.1.2 “去制度化”的尝试 | 第38-39页 |
4.2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构建 | 第39-41页 |
4.2.1 列入议题 | 第39页 |
4.2.2 成立组织 | 第39页 |
4.2.3 调研摸底 | 第39-40页 |
4.2.4 研讨定稿 | 第40-41页 |
4.3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构建的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 | 第41-44页 |
4.3.1 社会规范层面的构建 | 第41-42页 |
4.3.2 社会关系层面的构建 | 第42-43页 |
4.3.3 文化-认知层面的构建 | 第43-44页 |
5、结论与讨论 | 第44-52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2 讨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面临新的合法性危机 | 第45-52页 |
5.2.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细则缺失 | 第45-47页 |
5.2.2 师范生对免费教育政策的认知存在误区 | 第47-48页 |
5.2.3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引发主体间新的利益冲突 | 第48-50页 |
5.2.4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合法性的进一步构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