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1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7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20-25页 |
2.1 山河矿装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0-22页 |
2.1.1 主要产品介绍产品 | 第20页 |
2.1.2 采购物资 | 第20-21页 |
2.1.3 供应货物及厂商 | 第21-22页 |
2.2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管理现状 | 第22-23页 |
2.3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管理的问题 | 第23-24页 |
2.3.1 缺少供应链管理理念 | 第23页 |
2.3.2 信息沟通不畅 | 第23-24页 |
2.3.3 企业各部门间以及企业与供方间配合不力 | 第24页 |
2.3.4 对采购质量和交货期控制不严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山河矿装供方的开发方法选择与合理分级 | 第25-37页 |
3.1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方法选择 | 第25-26页 |
3.1.1 供方开发途径 | 第25页 |
3.1.2 供方开发常用方法分析 | 第25-26页 |
3.2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29页 |
3.2.1 资源配置及其管理 | 第26-27页 |
3.2.2 工艺技术及采购合同管理 | 第27-29页 |
3.2.3 生产仓储及运输交付管理 | 第29页 |
3.2.4 监视测量分析及品质责任管理 | 第29页 |
3.3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流程改进 | 第29-34页 |
3.3.1 供方信息管理 | 第29-32页 |
3.3.2 供方选择 | 第32-33页 |
3.3.3 供方谈判 | 第33-34页 |
3.3.4 合同管理 | 第34页 |
3.3.5 供方关系管理 | 第34页 |
3.4 山河矿装供方合理分级 | 第34-36页 |
3.4.1 建立适合山河矿装的供方绩效考核选择体系 | 第34-36页 |
3.4.2 供方绩效考核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 第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管理体系设计 | 第37-44页 |
4.1 供方开发管理体系设计原则及目标 | 第37-38页 |
4.1.1 供方开发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4.1.2 供方开发管理体系设计目标 | 第38页 |
4.2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管理体系构建 | 第38-42页 |
4.2.1 流程设计 | 第38页 |
4.2.2 产品需求分级及供方合作方式选择 | 第38-39页 |
4.2.3 供方信息调查 | 第39页 |
4.2.4 供方寻找路径选择 | 第39页 |
4.2.5 供方分类新标准设计 | 第39-40页 |
4.2.6 供方评价标准拟定 | 第40-41页 |
4.2.7 确定供方选择目标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 | 第44-49页 |
5.1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管理体系的实施 | 第44-46页 |
5.1.1 人员培训 | 第44页 |
5.1.2 实施体系标准 | 第44-45页 |
5.1.3 实施供方审核 | 第45-46页 |
5.2 山河矿装供方开发管理体系的控制 | 第46-48页 |
5.2.1 组织保证 | 第46-47页 |
5.2.2 制度保证 | 第47页 |
5.2.3 加强采购流程的电子信息化 | 第47-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