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8-11页 |
一、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与写作目的 | 第8-9页 |
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 第9-10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公司瑕疵设立制度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公司瑕疵设立的内涵与外延 | 第11-15页 |
一、公司瑕疵设立的内涵 | 第11-13页 |
二、公司瑕疵设立的外延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价值取向分析 | 第15-17页 |
一、安全与效率 | 第15页 |
二、公司维持与对利益相关人的保护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公司瑕疵设立制度比较分析 | 第17-25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分析 | 第17-20页 |
一、公司瑕疵设立原则承认主义 | 第17-18页 |
二、公司瑕疵设立个别承认主义 | 第18-19页 |
三、英美法系国家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分析 | 第20-25页 |
一、公司瑕疵设立无效否定主义 | 第20-22页 |
二、公司瑕疵设立撤销否定主义 | 第22页 |
三、公司瑕疵设立区别否定主义 | 第22-23页 |
四、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解读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现状 | 第25-28页 |
一、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规定 | 第25-26页 |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司法解释 | 第26-27页 |
三、对我国《公司法》第199条的评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不足 | 第28-33页 |
一、公司瑕疵设立法定事由方面的不足 | 第29页 |
二、公司瑕疵设立补正措施方面的不足 | 第29-30页 |
三、公司瑕疵设立的法人人格存续及溯及力方面的不足 | 第30-31页 |
四、相关责任主体民事法律责任方面的不足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完善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域外公司瑕疵设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第33-35页 |
一、价值目标上的借鉴 | 第33-34页 |
二、处理模式上的借鉴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立法原则刍议 | 第35-37页 |
一、“原则维持、尽量补正、例外否认”原则 | 第35-36页 |
二、建议采取此立法原则的具体理由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具体构想 | 第37-40页 |
一、明确公司瑕疵设立的概念及类型 | 第37页 |
二、完善公司瑕疵设立的补正机制 | 第37-38页 |
三、明确瑕疵设立“例外否认”的情形 | 第38-39页 |
四、建立瑕疵设立公司相关责任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