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5页 |
1.1 引言 | 第12-15页 |
1.2 无线传感网应用前景 | 第15-20页 |
1.3 层次型无线传感网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1.3.1 协议通信层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3.2 支撑服务层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3.3 应用层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4 研究特色及章节安排 | 第28-30页 |
1.4.1 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28-29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第2章 基于双簇头交替和压缩感知的WSN路由协议 | 第35-58页 |
2.1 背景介绍 | 第35-37页 |
2.2 压缩感知理论 | 第37-41页 |
2.2.1 信号的稀疏表示 | 第38-39页 |
2.2.2 测量编码 | 第39-40页 |
2.2.3 信号重构 | 第40-41页 |
2.3 系统模型 | 第41-42页 |
2.3.1 网络模型 | 第41页 |
2.3.2 无线通信能耗模型 | 第41-42页 |
2.4 DCHACS协议描述 | 第42-51页 |
2.4.1 临时簇头选举 | 第43页 |
2.4.2 邻居簇优化 | 第43-45页 |
2.4.3 簇头选举与TDMA时隙分配 | 第45-46页 |
2.4.4 数据传输 | 第46-50页 |
2.4.5 簇间路由 | 第50-51页 |
2.5 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3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WSN非均匀网格划分机制 | 第58-76页 |
3.1 背景介绍 | 第58-60页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60-62页 |
3.2.1 算法介绍 | 第60-61页 |
3.2.2 算法的参数分析 | 第61-62页 |
3.2.3 算法的实现流程 | 第62页 |
3.3 非均匀网格机制 | 第62-69页 |
3.3.1 网格划分 | 第63-64页 |
3.3.2 网格寿命模型 | 第64-65页 |
3.3.3 WSN多跳网络的热点问题分析 | 第65-66页 |
3.3.4 最优值求解 | 第66-69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69-7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4章 基于调度补偿和拓扑控制的WSN跨层协议 | 第76-96页 |
4.1 背景介绍 | 第76-79页 |
4.2 TDMA机制简介 | 第79-80页 |
4.3 DCTC协议描述 | 第80-89页 |
4.3.1 网格划分 | 第80-81页 |
4.3.2 简化的网格寿命模型 | 第81-84页 |
4.3.3 能量均衡模型 | 第84-85页 |
4.3.4 分布式迭代算法 | 第85-86页 |
4.3.5 跨层优化 | 第86-89页 |
4.3.6 TDMA公告 | 第89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89-9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5章 基于能量均衡的WSN网络部署策略 | 第96-116页 |
5.1 背景介绍 | 第96-98页 |
5.2 改进的网格寿命模型 | 第98-101页 |
5.3 能量均衡的冗余节点部署策略 | 第101-107页 |
5.3.1 能量均衡的一般模型 | 第102-103页 |
5.3.2 能量均衡的改进模型 | 第103-105页 |
5.3.3 仿真分析 | 第105-107页 |
5.4 约束条件下的次优部署策略 | 第107-113页 |
5.4.1 问题描述 | 第107-108页 |
5.4.2 最优值求解 | 第108-109页 |
5.4.3 补充策略 | 第109-111页 |
5.4.4 仿真分析 | 第111-11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6-121页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6-118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18-121页 |
图表索引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