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语音识别的鲁棒性及特征提取的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语音识别研究的发展及近况 | 第7-10页 |
1.2 语音识别噪声鲁棒性 | 第10-12页 |
1.2.1 语音增强技术 | 第10-11页 |
1.2.2 抗噪语音的特征提取 | 第11页 |
1.2.3 模型空间的补偿技术 | 第11-12页 |
1.3 语音识别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语音识别目前面临的困难 | 第13-15页 |
1.4.1 语料资源音子覆盖 | 第13-14页 |
1.4.2 语音识别算法模型 | 第14页 |
1.4.3 语音识别鲁棒性 | 第14-15页 |
1.4.4 语音识别自适应 | 第15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维吾尔语.语语料的三音子筛选 | 第17-26页 |
2.1 三音子绑定的意义 | 第17-18页 |
2.2 维文.语化语料采集 | 第18-19页 |
2.2.1 维语.语化语料采集 | 第18页 |
2.2.2 语料的预处理 | 第18-19页 |
2.3 常用词权重筛选语料 | 第19-21页 |
2.3.1 统计.语化常用词表 | 第19页 |
2.3.2 计算句子常用词权重 | 第19-20页 |
2.3.3 调整参数值 | 第20-21页 |
2.4 三音子绑定及筛选语料 | 第21-24页 |
2.4.1 维吾尔语语音的三音子结构 | 第21-22页 |
2.4.2 三音子覆盖率筛选语料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噪声鲁棒性语音识别 | 第26-34页 |
3.1 噪声鲁棒性语音识别 | 第26-27页 |
3.2 限制语音识别鲁棒性问题的原因 | 第27页 |
3.3 语音增强技术 | 第27-29页 |
3.3.1 语音增强技术概括 | 第27-28页 |
3.3.2 语音增强的作用和障碍 | 第28-29页 |
3.4 语音增强之谱减算法 | 第29-33页 |
3.4.1 谱减法的作用及意义 | 第29-30页 |
3.4.2 谱减法的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3.4.3 改进的谱减法算法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语音识别特征提取参数 | 第34-45页 |
4.1 基于LPCC的特征提取 | 第35-36页 |
4.2 基于MFCC的特征提取 | 第36-37页 |
4.3 基于MFCC的改进特征提取方法 | 第37-44页 |
4.3.1 传统MFCC方法的不足 | 第37-38页 |
4.3.2 引入ICA方法模型 | 第38-39页 |
4.3.3 ICA理论基础 | 第39-40页 |
4.3.4 近似估计负熵值 | 第40-41页 |
4.3.5 FASTICA算法 | 第41-42页 |
4.3.6 FASTICA下改进MFCC特征提取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实验总结与分析 | 第45-53页 |
5.1 三音子选取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47页 |
5.1.1 语料选取 | 第45页 |
5.1.2 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5.2 改善谱减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49页 |
5.3 特征提取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