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

美国“政产学”合作组织的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以NSF产学合作中心(ERC&I/UCRC)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9-13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13-16页
        一、相关概念说明第13-15页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第15-16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6-24页
        一、有关“政产学”合作的研究第17-20页
        二、对美国产学合作及合作组织的研究第20-22页
        三、国外“政产学”合作相关研究第22-23页
        四、文献述评第23-24页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24-27页
        一、研究方法第24页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第24-27页
第二章 “政产学”基础理论与美国“政产学”协同第27-36页
    第一节 “政产学”协同的相关基础理论第27-30页
        一、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第27-28页
        二、三重螺旋理论第28-30页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美国“政产学”协同第30-36页
        一、基于“政产学”合作的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第30-33页
        二、美国“政产学”合作的历史考察第33-36页
第三章 美国工业-大学联合研究中心管理与运行机制第36-58页
    第一节 美国工业-大学联合研究中心(I/UCRC)概览第36-41页
        一、I/UCRC的成立与发展第36-38页
        二、资助额度与生命周期第38-39页
        三、基本特点与发展现状第39-41页
    第二节 NSF对I/UCRC的资助与管理方式第41-45页
        一、I/UCRC的建立:申报与评审制度第41-43页
        二、I/UCRC的运营:资助与持续评估制度第43-45页
    第三节 I/UCRC的组织管理与运行制度第45-52页
        一、组织管理结构第46-50页
        二、基本组织运行制度第50-52页
    第四节 I/UCRC案例分析——以硅太阳能联合研究中心为例第52-58页
        一、组织结构与特征第53-55页
        二、功能运行制度第55-58页
第四章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ERC)管理与运行机制第58-84页
    第一节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ERC)概览第58-65页
        一、ERC的历史与发展第58-59页
        二、目标、理念与核心特征第59-63页
        三、资金来源与NSF资助第63-65页
    第二节 NSF对美国工程研究中心(ERC)的管理制度第65-67页
        一、财政资助与规模第65页
        二、NSF资助下的生命周期第65-66页
        三、资助奖励后的监管与指导第66-67页
        四、参与NSF项目活动要求第67页
    第三节 美国ERC的组织管理与运行制度第67-77页
        一、组织管理结构第68-71页
        二、组织运行制度第71-72页
        三、ERC中心功能机制概述第72-77页
    第四节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机构与运行制度——SIEPC为例第77-84页
        一、组织与管理机制第77-81页
        二、组织与运行机制第81-82页
        三、教育项目第82-84页
第五章 对美国“政产学”合作中心的综合分析第84-91页
    第一节 美国“政产学”合作研究中心的特色制度第84-85页
        一、会员制度第84页
        二、生命周期制度第84页
        三、持续评估制度第84-85页
        四、民主决策团体与制度第85页
        五、工程人才培养制度第85页
    第二节 美国“政产学”合作研究中心组织机制第85-88页
        一、驱动与激励机制第86-87页
        二、协同与沟通机制第87-88页
    第三节 美国“政产学”合作研究中心运行特点分析第88-91页
        一、美国“政产学”合作中心的组织机构特点第88-89页
        二、美国“政产学”合作中心的运行机制特点第89-9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第91-97页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第91-93页
        一、NSF对产学合作研究中心的管理机制第91页
        二、“政产学”合作机制第91-92页
        三、“政产学”合作中心的功能机制第92-93页
    第二节 启示第93-95页
        一、对我国建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启示第93-94页
        二、对我国政府机构参与产学合作的角色定位的启示第94-95页
        三、政府、企业、大学三方协同创新机制建立的启示第95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频连续波雷达在雷达测距中的算法研究
下一篇: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