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道路客车行驶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我国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1.1.2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1.2.1 车辆预警系统的研究 | 第17-19页 |
1.2.2 最新车辆预警产品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山区农村客运安全评价模型分析 | 第23-41页 |
2.1 重庆山区公路客运事故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2.1.1 客运事故影响因素分布 | 第23-24页 |
2.1.2 山区客运驾驶员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2.1.3 山区客运道路状况分析 | 第26-28页 |
2.1.4 客运车辆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2.1.5 山区客运事故环境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2.2 客运安全评价方法选取分析 | 第31-33页 |
2.2.1 常用方法 | 第31页 |
2.2.2 方法确定 | 第31-33页 |
2.3 基于车路耦合的安全度模型的建立 | 第33-40页 |
2.3.1 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系数 | 第33-35页 |
2.3.2 数据采集及指标分值确定 | 第35-40页 |
2.3.3 客运安全等级划分 | 第40页 |
2.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客运预警系统方案设计 | 第41-54页 |
3.1 预警系统功能及总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3.1.1 系统功能 | 第41页 |
3.1.2 设计原则 | 第41页 |
3.1.3 总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3.2 道路信息采集方案选择 | 第42-44页 |
3.2.1 设计方案 | 第42-43页 |
3.2.2 方案分析和选取 | 第43-44页 |
3.3 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 | 第44-48页 |
3.3.1 天气信息采集 | 第44-45页 |
3.3.2 GPS信息采集原理 | 第45-47页 |
3.3.3 车辆参数采集 | 第47-48页 |
3.4 主控制器的选择 | 第48-49页 |
3.5 GPRS模块的选择 | 第49-53页 |
3.5.1 GPRS的网络结构 | 第49-51页 |
3.5.2 GPRS协议模型 | 第51-52页 |
3.5.3 GPRS模块的选取 | 第52-53页 |
3.6 输出执行 | 第53页 |
3.6.1 显示屏输出 | 第53页 |
3.6.2 语音输出 | 第53页 |
3.6.3 强制制动 | 第53页 |
3.7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山区道路客运安全预警系统硬件设计 | 第54-69页 |
4.1 硬件电路整体设计 | 第54页 |
4.2 天气信息采集 | 第54-56页 |
4.2.1 雨滴采集电路 | 第54-55页 |
4.2.2 温度采集电路 | 第55页 |
4.2.3 GPS信息采集电路 | 第55-56页 |
4.3 车辆信息采集 | 第56-59页 |
4.3.1 制动器温度采集 | 第56-57页 |
4.3.2 超声波传感器测距 | 第57-58页 |
4.3.3 车辆载荷检测电路设计 | 第58-59页 |
4.3.4 信息输入模块 | 第59页 |
4.4 车载核心处理单元 | 第59-65页 |
4.4.1 主控单元的最小系统 | 第59-63页 |
4.4.2 外围电路设计 | 第63-65页 |
4.5 GPRS无线传输设计 | 第65页 |
4.6 输出模块设计 | 第65-67页 |
4.6.1 显示屏输出 | 第65-66页 |
4.6.2 语音输出 | 第66-67页 |
4.6.3 强制制动控制 | 第67页 |
4.7 电源模块设计 | 第67-68页 |
4.8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山区道路客运安全预警系统软件设计 | 第69-82页 |
5.1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 第69-70页 |
5.2 系统程序总体设计 | 第70-71页 |
5.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71-75页 |
5.3.1 ADC转换模块 | 第71-72页 |
5.3.2 温度信息采集 | 第72-73页 |
5.3.3 安全距离采集 | 第73-74页 |
5.3.4 GPS信息采集 | 第74-75页 |
5.4 数据库设计 | 第75-76页 |
5.4.1 数据库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75页 |
5.4.2 数据库存取技术 | 第75-76页 |
5.5 服务器终端设计 | 第76-77页 |
5.5.1 服务器端数据接收 | 第76-77页 |
5.5.2 程序流程分析 | 第77页 |
5.6 GPRS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 第77-78页 |
5.7 车载主控模块设计 | 第78-80页 |
5.8 输出模块设计 | 第80-81页 |
5.8.1 显示屏输出 | 第80-81页 |
5.8.2 语音播报 | 第81页 |
5.9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系统PCB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 第82-92页 |
6.1 系统PCB的设计 | 第82-84页 |
6.1.1 布局设计 | 第82-84页 |
6.1.2 布线设计 | 第84页 |
6.2 可靠性分析 | 第84-85页 |
6.3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85-90页 |
6.3.1 干扰的来源及影响 | 第85页 |
6.3.2 抗干扰措施 | 第85-89页 |
6.3.3 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原则 | 第89-90页 |
6.4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90-91页 |
6.4.1 软件数字滤波 | 第90页 |
6.4.2 软件看门狗 | 第90页 |
6.4.3 软件陷阱 | 第90-91页 |
6.5 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92页 |
7.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92-94页 |
7.2.1 不足之处 | 第92-93页 |
7.2.2 论文展望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 | 第95-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