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商业信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2页
1.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4-20页
        1.2.1 商业信用与货币政策的文献综述第14-17页
        1.2.2 商业信用传导渠道及路径的文献综述第17-18页
        1.2.3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文献综述第18-20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1页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0-21页
        1.3.2 研究采取的方法第21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1-23页
        1.4.1 研究创新点第21-22页
        1.4.2 研究不足点第22-23页
2. 商业信用概述及其发展现状第23-30页
    2.1 商业信用的界定及特点第23-27页
        2.1.1 商业信用的概念界定第23-24页
        2.1.2 商业信用的表现形式第24-25页
        2.1.3 商业信用的特征特点第25-27页
    2.2 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现状第27-30页
        2.2.1 商业信用融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第28页
        2.2.2 商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第28-29页
        2.2.3 商业信用融资结构种类较为单一第29-30页
3.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0-50页
    3.1 商业信用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基础第30-42页
        3.1.1 商业信用融资理论第30-33页
        3.1.2 商业信用动机性理论第33-36页
        3.1.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第36-42页
    3.2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第42-45页
        3.2.1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第42-44页
        3.2.2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路径分析第44-45页
    3.3 商业信用与货币政策效果关系定性分析第45-50页
        3.3.1 商业信用对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第45-46页
        3.3.2 商业信用对利率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第46-48页
        3.3.3 商业信用对汇率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第48页
        3.3.4 商业信用对其他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第48-50页
4.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实证检验第50-59页
    4.1 样本选择第50-51页
    4.2 变量选取第51-53页
    4.3 模型设定第53-57页
    4.4 结果分析第57-59页
5.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9-63页
    5.1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第59-60页
        5.1.1 商业信用会抵消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第59页
        5.1.2 商业信用的抵消作用具有周期性特征第59-60页
    5.2 相关政策建议第60-63页
        5.2.1 货币政策的设计应考虑商业信用影响第60页
        5.2.2 积极推进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第60-61页
        5.2.3 加快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第61-62页
        5.2.4 加大商业信用“三角债”风险防范第62-63页
6. 结束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后记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主体问题探讨--基于美国经验和我国现状的思考
下一篇:利率波动对中国银行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