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主体问题探讨--基于美国经验和我国现状的思考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0-15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5页
1 文献综述第15-19页
    1.1 国外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 国内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第17-18页
    1.3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述评第18-19页
2 金融消费者保护解析第19-26页
    2.1 金融消费者概念界定第19-22页
        2.1.1 消费者定义第19-20页
        2.1.2 金融消费者概念界定第20-22页
    2.2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依据第22-26页
        2.2.1 金融伦理理论第22-23页
        2.2.2 消费者主权理论第23-24页
        2.2.3 金融监管新理论——“三足定理”第24-26页
3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第26-34页
    3.1 监管主体分类第26-29页
        3.1.1 合署监管主体第26-27页
        3.1.2 专门监管主体第27-29页
    3.2 对两种监管主体的比较第29-34页
        3.2.1 监管成本第29-31页
        3.2.2 独立性第31-32页
        3.2.3 有效性第32-34页
4 中美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分析第34-53页
    4.1 多个合署监管主体模式下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现状第34-46页
        4.1.1 我国金融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形式和案例第34-38页
        4.1.2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8-46页
    4.2 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评析第46-53页
        4.2.1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成立与宗旨第46-50页
        4.2.2 保护局的成立对推进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的积极意义第50-52页
        4.2.3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局限性第52-53页
5 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的建议第53-61页
    5.1 现有监管主体模式下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对策建议第53-57页
        5.1.1 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配套制度第53-54页
        5.1.2 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第54-55页
        5.1.3 建立对监管主体的问责制度第55页
        5.1.4 建立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第55-56页
        5.1.5 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第56页
        5.1.6 创新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方式方法第56-57页
    5.2 在中国人民银行下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第57-61页
        5.2.1 中国人民银行所具备的优势第57-58页
        5.2.2 新设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职权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后记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户小额贷款的发展研究--基于遂宁市的实践分析
下一篇:商业信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