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一、问题引出 | 第10-12页 |
二、学说概述 | 第12-22页 |
(一) 结果无价值概述 | 第12-14页 |
(二) 行为无价值概述 | 第14-17页 |
1、一元行为无价值的含义与发展 | 第14-15页 |
2、二元行为无价值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7页 |
(三) 学说对立 | 第17-22页 |
1、行为违法性之本质 | 第17-19页 |
2、对于主观违法性要素的认可 | 第19-20页 |
3、刑法是评价规范还是决定规范 | 第20-22页 |
三、行为无价值理论提倡 | 第22-42页 |
(一) 规范违法说之拥护 | 第22-31页 |
1、对规范违反说的批判与辨正 | 第22-27页 |
2、法益侵害说之批判 | 第27-31页 |
(二) 主观不法要素是否必要的辩证 | 第31-37页 |
1、主观不法要素理论的发展渊源 | 第31-32页 |
2、对主观不法要素批判的反驳 | 第32-36页 |
3、主观不法要素存在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三) 决定规范亦或评价规范之辨析 | 第37-42页 |
1、承认刑法的决定规范属性并不必然导致不法与责任的混同 | 第37-39页 |
2、刑法是需要民众发自内心尊重和信仰的 | 第39-40页 |
3、依据决定规范得出的判决会更亲民,更能够被人们所认可 | 第40-42页 |
四、行为无价值理论在我国刑法实务中不能犯问题中的辨析 | 第42-46页 |
(一) 二元行为无价值论者的观点 | 第42页 |
(二) 结果无价值论者的观点 | 第42-43页 |
(三) 笔者的观点 | 第43-46页 |
1、我国刑法的立场 | 第43页 |
2、结果无价值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缺陷 | 第43-44页 |
3、关于排除迷信犯违法性的辨析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