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冷及QPQ复合处理对高速钢W6Mo5Cr4V2钻头切削寿命的影响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高速钢的发展简史 | 第9-12页 |
| ·高速钢的现状与展望 | 第12-14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QPQ 技术的兴起与演变过程 | 第15-20页 |
| ·深冷技术的发展 | 第20-23页 |
| 2 实验理论指导 | 第23-37页 |
| ·铁氮相图与铁氮碳三元相图 | 第23-26页 |
| ·工艺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第26-29页 |
| ·预热工序中的化学反应 | 第26页 |
| ·渗氮工序中的化学反应 | 第26-29页 |
| ·氧化工序中的化学反应 | 第29页 |
| ·氮、碳原子的扩散及扩散机制 | 第29-30页 |
| ·渗层的形成 | 第30-31页 |
| ·氮原子扩散过程中的动力学 | 第31-35页 |
| ·深冷处理机理 | 第35-37页 |
| 3 实验与分析方法 | 第37-45页 |
|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第37页 |
| ·试样的热处理及QPQ 前的预处理 | 第37-39页 |
| ·试样的热处理状态 | 第37-39页 |
| ·试样预处理 | 第39页 |
| ·QPQ 工艺条件 | 第39-40页 |
| ·氮化温度 | 第39-40页 |
| ·氮化时间 | 第40页 |
| ·CNO-浓度的影响 | 第40页 |
| ·深冷工艺因素 | 第40-41页 |
| ·深冷时间的影响 | 第41页 |
| ·深冷温度 | 第41页 |
| ·深冷及QPQ 技术的复合 | 第41-42页 |
| ·实验工艺的确定 | 第42-43页 |
| ·QPQ 工艺 | 第42页 |
| ·深冷工艺 | 第42页 |
| ·QPQ 及深冷工艺的复合 | 第42-43页 |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 ·金相试样的制作 | 第43页 |
| ·基体和渗层氮化后的扫描电镜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43页 |
| ·表面硬度及渗层显微硬度梯度的测定 | 第43-44页 |
| ·渗层深度的检测 | 第44页 |
| ·基体的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4页 |
| ·基体的硬度 | 第44-45页 |
| 4 结果及分析 | 第45-62页 |
| ·钻头钻削实验结果统计及失效分析 | 第45-51页 |
| ·钻头钻削实验结果统计 | 第45-47页 |
| ·钻头失效分析 | 第47-51页 |
| ·试验工艺分析 | 第51-53页 |
| ·氮化时间 | 第52页 |
| ·深冷时间 | 第52-53页 |
| ·氮化温度 | 第53页 |
| ·工艺顺序 | 第53页 |
| ·样品组织性能分析 | 第53-62页 |
| ·渗层的改变 | 第54-57页 |
| ·基体的改变 | 第57-62页 |
| 5 结论、问题与展望 | 第62-66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62-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