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9-10页 |
1.2 电子文档泄密的方式 | 第10-11页 |
1.2.1 电子文档防泄密系统的定义 | 第10页 |
1.2.2 电子文档泄密的方式 | 第10-11页 |
1.3 论文实现目标 | 第11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加密方法和访问控制模型所需技术理论 | 第13-23页 |
2.1 密码理论 | 第13-16页 |
2.1.1 常规密钥加密技术 | 第13-14页 |
2.1.2 公开密钥加密技术 | 第14页 |
2.1.3 DES 加密算法 | 第14-15页 |
2.1.4 加密技术的选择 | 第15-16页 |
2.2 访问控制理论 | 第16-22页 |
2.2.1 通用模型及原理 | 第16-17页 |
2.2.2 自主访问控制模型 | 第17-18页 |
2.2.3 强制访问控制模型 | 第18页 |
2.2.4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18-21页 |
2.2.5 访问控制模型的选择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 | 第23-30页 |
3.1 支持时空约束的电子文档权限管理技术 | 第23-25页 |
3.1.1 核心思想 | 第23页 |
3.1.2 管理流程设计 | 第23-24页 |
3.1.3 支持时空约束的电子文档权限管理技术分析 | 第24-25页 |
3.2 基于岗位和用户组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 | 第25-29页 |
3.2.1 基于岗位和用户组的 RBAC 的结构模型 | 第25-26页 |
3.2.2 基于岗位和用户组的 RBAC 模型的安全性定义 | 第26-27页 |
3.2.3 数据库表设计 | 第27-28页 |
3.2.4 基于岗位和用户组的 RBAC 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页 |
3.2.5 基于岗位和用户组的 RBAC 在研究中的优缺点分析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电子文档防泄密系统的实现 | 第30-50页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0页 |
4.2 系统配置要求及开发环境 | 第30-32页 |
4.2.1 系统配置要求 | 第30-32页 |
4.2.2 开发环境 | 第32页 |
4.3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2-33页 |
4.4 系统安全体系架构 | 第33-34页 |
4.5 系统功能 | 第34-40页 |
4.5.1 文档安全 | 第34-35页 |
4.5.2 文档权限控制 | 第35页 |
4.5.3 文档外发管理 | 第35-36页 |
4.5.4 客户端管理 | 第36-37页 |
4.5.5 策略管理 | 第37页 |
4.5.6 密钥管理 | 第37页 |
4.5.7 审批管理 | 第37-38页 |
4.5.8 系统管理 | 第38页 |
4.5.9 日志管理 | 第38-39页 |
4.5.10 系统安全 | 第39-40页 |
4.6 系统核心功能实现 | 第40-47页 |
4.6.1 部门管理 | 第40页 |
4.6.2 用户管理 | 第40-42页 |
4.6.3 密钥管理 | 第42-46页 |
4.6.4 策略管理 | 第46-47页 |
4.7 系统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4.7.1 系统用户管理用例 | 第47-48页 |
4.7.2 系统密钥管理用例 | 第48页 |
4.7.3 系统评价 | 第48-4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0-51页 |
5.2 对未来的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