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信息系统的生存性定义和指标 | 第13-1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3页 |
2.2 生存性定义综述 | 第13-14页 |
2.3 基于PDRR模型的生存性指标 | 第14-16页 |
2.4 信息系统的生存性描述模型 | 第16-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信息系统的生存性分析 | 第18-34页 |
3.1 分析模型 | 第18-20页 |
3.1.1 基于系统状态的分析模型 | 第18-19页 |
3.1.2 层次化分析模型 | 第19-20页 |
3.2 分析框架 | 第20-27页 |
3.2.1 相关定义 | 第20页 |
3.2.2 SNA分析框架 | 第20-22页 |
3.2.3 框架改进 | 第22-27页 |
3.3 量化分析 | 第27-33页 |
3.3.1 量化分析环境 | 第27-28页 |
3.3.2 量化指标体系 | 第28-29页 |
3.3.3 基于层次化分析模型的量化计算 | 第29-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实例分析 | 第34-53页 |
4.1 系统描述 | 第34-37页 |
4.1.1 系统用户 | 第34页 |
4.1.2 功能模块 | 第34-36页 |
4.1.3 业务流程 | 第36页 |
4.1.4 网络拓扑 | 第36-37页 |
4.2 基于虚拟机的系统构建 | 第37-40页 |
4.3 生存性需求定义 | 第40页 |
4.4 系统逻辑结构 | 第40-41页 |
4.5 系统基本服务和基本组件 | 第41-44页 |
4.5.1 系统使用情景 | 第41-42页 |
4.5.2 基本服务和基本组件 | 第42-43页 |
4.5.3 原子服务 | 第43-44页 |
4.6 事故情景和弱点组件(SOFTSPOT)定义 | 第44-45页 |
4.7 生存性测试 | 第45-49页 |
4.8 生存性计算 | 第49-52页 |
4.8.1 防护能力 | 第49-50页 |
4.8.2 检测能力 | 第50-51页 |
4.8.3 恢复能力 | 第51-52页 |
4.9 生存性评价及建议 | 第52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总结 | 第53-55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3页 |
5.2 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