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7页 |
1.2 立体视觉测试方法的现状 | 第7-8页 |
1.2.1 多尔曼深径觉计 | 第7页 |
1.2.2 随机点立体图 | 第7-8页 |
1.2.3 动态立体视觉检查法 | 第8页 |
1.2.4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法 | 第8页 |
1.3 本文中的立体视觉测试法(装置)的特点 | 第8-9页 |
1.4 本文的工作内容 | 第9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9-10页 |
2 相关技术 | 第10-20页 |
2.1 立体视觉产生原因及测试方法 | 第10-11页 |
2.2 测试装置的硬件 | 第11-15页 |
2.2.1 AT89C52单片机 | 第11-12页 |
2.2.2 ULN2003驱动芯片 | 第12-13页 |
2.2.3 继电器 | 第13-14页 |
2.2.4 电机 | 第14-15页 |
2.3 计算机软件 | 第15-19页 |
2.3.1 C语言 | 第15-16页 |
2.3.2 电路图绘制环境Proteus软件 | 第16-17页 |
2.3.3 编程环境Keil uVision2的介绍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立体视觉测试装置的总体设计 | 第20-31页 |
3.1 立体视觉测试的过程分析 | 第20-22页 |
3.1.1 测试过程 | 第20-21页 |
3.1.2 测试内容 | 第21-22页 |
3.1.3 测试内容分析 | 第22页 |
3.2 装置硬件的总体设计 | 第22-25页 |
3.2.1 控制电路 | 第23-24页 |
3.2.2 视屏 | 第24-25页 |
3.2.3 标杆 | 第25页 |
3.3 装置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25-30页 |
3.3.1 软件设计的目标 | 第26-27页 |
3.3.2 单片机输出口的连接与电平变化 | 第27-30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4 控制电路的详细设计实现 | 第31-47页 |
4.1 总体的框图 | 第31-32页 |
4.2 硬件设计 | 第32-38页 |
4.2.1 AT89C52 | 第32-35页 |
4.2.2 ULN2003A与(挡板)继电器/(电机)继电器 | 第35-36页 |
4.2.3 (挡板)继电器与挡板电磁铁 | 第36页 |
4.2.4 (电机)继电器与电机 | 第36-38页 |
4.2.5 总体硬件图 | 第38页 |
4.3 软件设计 | 第38-46页 |
4.3.1 子顺序流程图 | 第38-43页 |
4.3.2 主程序流程图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控制电路的仿真与装置实现 | 第47-62页 |
5.1 控制电路的仿真 | 第47-58页 |
5.1.1 KeilμVision2的编译调试 | 第47-50页 |
5.1.2 Proteus的仿真运行 | 第50-58页 |
5.2 视屏控制的实现 | 第58-60页 |
5.3 标杆控制的实现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总结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