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两晋赋三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7页
 一 课题研究意义第8-9页
 二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第9-17页
  (一) 历代对两晋时期赋作的研究第9-13页
  (二) 有关本文三个论题方面的研究第13-17页
第一章 两晋同题赋研究第17-41页
 第一节 两晋同题赋概述第17-26页
  一、同题赋家及其作品第17-22页
  二、同题赋题材的取向第22-26页
 第二节 同题赋的趋同第26-32页
  一、同题赋的承变第26-28页
  二、酬酢应和的同题赋第28-30页
  三、热门话题造就的同题赋第30-32页
 第三节 两晋同题赋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蕴第32-41页
  一、同题赋的文学意义第32-35页
  二、同题赋的文化意蕴第35-41页
第二章 东晋山水赋与玄言诗创作第41-61页
 第一节 东晋社会文化思潮与山水赋、玄言诗创作第41-46页
  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对山水赋创作的影响第41-42页
  二、哲学思辨、文化聚会与山水赋、玄言诗的关系第42-46页
 第二节 东晋山水赋的渊源与内容特色第46-52页
  一、山水赋的渊源第46-49页
  二、东晋山水赋的特征第49-52页
 第三节 山水赋与玄言诗创作第52-61页
  一、山水赋与玄言诗兼善的作家及作品第52-54页
  二、山水赋与玄言诗之间的互动第54-61页
第三章 两晋赋序研究第61-78页
 第一节 赋序著作的概况第61-65页
 第二节 两晋赋序的时代新气象第65-70页
  一、晋人空前的创新意识第65-67页
  二、感伤与哀思的情感取向第67-68页
  三、自然哲思的流露第68-70页
 第三节 从赋序看两晋的赋论新倾向第70-78页
  一、赋家在写作上追求写实的态度第70-73页
  二、赋序本身表现了重抒情的倾向第73-75页
  三、赋序表达出赋家崇尚辞采华美的动向第75-78页
结语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后记第83-84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杜审言研究
下一篇:唐宋文学中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