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乳山湾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2-20页
    1.1 浮游动物生态学意义第12-13页
    1.2 我国浮游动物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 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第15-16页
    1.4 海洋工程及养殖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6-18页
    1.5 调查海域概况及研究意义第18-20页
2. 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第20-26页
    2.1 调查方法与调查站位第20页
    2.2 种类组成第20-24页
    2.3 春、秋两季种类数平面分布第24-25页
    2.4 讨论第25-26页
        2.4.1 乳山湾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的生态类群第25页
        2.4.2 种类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第25-26页
3. 浮游动物群落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第26-36页
    3.1 研究方法第26-27页
    3.2 生物量第27页
    3.3 丰度第27-28页
    3.4 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布及季节变化第28-30页
    3.5 聚类分析和多维定标分析第30-31页
    3.6 讨论第31-36页
        3.6.1 两种网具调查结果的比较第31-32页
        3.6.2 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分布趋势第32-33页
        3.6.3 与历史数据和其他海域调查资料的比较第33-36页
4. 优势种类及丰度的时空分布第36-46页
    4.1 分析方法第36页
    4.2 研究结果第36-43页
        4.2.1 夜光虫第37-38页
        4.2.2 中华哲水蚤第38-39页
        4.2.3 小拟哲水蚤第39页
        4.2.4 强额拟哲水蚤第39-40页
        4.2.5 克氏纺锤水蚤第40-41页
        4.2.6 双刺纺锤水蚤第41-42页
        4.2.7 拟长腹剑水蚤第42-43页
        4.2.8 强壮箭虫第43页
    4.3 优势种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43-44页
    4.4 讨论第44-46页
        4.4.1 优势种的季节变化第44-45页
        4.4.2 优势种类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第45-46页
5. 浮游动物群落与水体环境的相关性分析第46-53页
    5.1 浮游动物群落参数与水体环境因子的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5.1.1 分析方法第46页
        5.1.2 分析结果第46-47页
    5.2 同步环境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CA)第47-50页
        5.2.1 研究方法第47-48页
        5.2.2 分析结果第48-50页
    5.3 浮游动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的 BIOENV 分析第50-52页
        5.3.1 研究方法第50页
        5.3.2 分析结果第50-52页
    5.4 讨论第52-53页
        5.4.1 水体环境因素的季节变化第52页
        5.4.2 环境因素对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第52-53页
6. 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第53-67页
    6.1 调查方法及站位第53-54页
    6.2 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结果第54-57页
        6.2.1 丰度第54-55页
        6.2.2 生物量第55-56页
        6.2.3 相对密度中心和相对生物量中心第56-57页
    6.3 桡足类的垂直分布第57-58页
    6.4 优势种类的垂直分布第58-64页
        6.4.1 夜光虫第58-59页
        6.4.2 中华哲水蚤第59页
        6.4.3 小拟哲水蚤第59-61页
        6.4.4 克氏纺锤水蚤第61页
        6.4.5 双刺纺锤水蚤第61-62页
        6.4.6 拟长腹剑水蚤第62-63页
        6.4.7 强壮箭虫第63-64页
    6.5 讨论第64-67页
        6.5.1 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特征及类型划分第64页
        6.5.2 乳山湾浮游动物垂直分布影响因素第64-66页
        6.5.3 与其他邻近海域的比较第66-67页
7. 小结第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致谢第76-77页
个人简历第77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千岛湖岛屿社鼠的亲权鉴定和家群分析
下一篇:不同类型盐胁迫下宽叶蔓豆(半野生大豆)幼苗离子动态平衡与渗透调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