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蛙属物种存在隐种和渐渗杂交:分子系统地理学证据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两栖类的渐渗杂交 | 第7-15页 |
1 两栖类渐渗杂交的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2 两栖类渐渗杂交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0页 |
3 渐渗杂交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 第10-11页 |
4 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渐渗杂交的影响 | 第11-13页 |
4.1 两栖动物分布区的改变 | 第11-12页 |
4.2 生殖隔离的打破 | 第12-13页 |
5 棘蛙属的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棘蛙属中的隐种和渐渗杂交 | 第15-35页 |
引言 | 第1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5-21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1.2 试剂 | 第16-17页 |
1.3 仪器设备 | 第17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17-21页 |
2 研究结果 | 第21-31页 |
2.1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第21页 |
2.2 PCR扩增的结果检测 | 第21-22页 |
2.3 基因序列分析 | 第22-23页 |
2.4 系统发生关系 | 第23-28页 |
2.5 棘胸蛙各分支遗传距离和分歧时间 | 第28-29页 |
2.6 渐渗杂交 | 第29-31页 |
3 讨论 | 第31-35页 |
3.1 DNA的提取 | 第31页 |
3.2 棘胸蛙中存在隐种 | 第31-32页 |
3.3 棘蛙属中的渐渗杂交现象 | 第32-33页 |
3.4 提供相关保护策略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