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目录 | 第12-14页 |
1 前言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材料 | 第16-17页 |
2.1.1 资料来源 | 第16页 |
2.1.2 资料收集和抽血 | 第16页 |
2.1.3 药疹诊断标准 | 第16-17页 |
2.2 资料处理和研究 | 第17-18页 |
2.2.1 致敏药物分类 | 第17页 |
2.2.2 出院标准 | 第17页 |
2.2.3 比较DIHS组、重症组与非重症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 | 第17页 |
2.2.4 比较各型药物性皮炎指标的差异性 | 第17页 |
2.2.5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2.3 血清HHV-6、HHV-7、EBV、CMV、PVB19水平的检测 | 第18-19页 |
2.4 结果判定 | 第19页 |
2.5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3 结果 | 第20-31页 |
3.1 药物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 第20-26页 |
3.1.1 性别 | 第20页 |
3.1.2 年龄 | 第20页 |
3.1.3 住院患者在各类药疹中的分布情况 | 第20-21页 |
3.1.4 致敏药物的分析 | 第21-22页 |
3.1.5 药疹与致敏药物关系分析 | 第22-24页 |
3.1.6 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 | 第24-25页 |
3.1.7 药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 第25-26页 |
3.2 血清病毒水平检测 | 第26-30页 |
3.2.1 各组药疹HHV-6感染阳性率的对比 | 第26-27页 |
3.2.2 各组药疹HHV-7感染阳性率的对比 | 第27-28页 |
3.2.3 各组药疹EBV感染阳性率的对比 | 第28页 |
3.2.4 各组药疹CMV感染阳性率的对比 | 第28-29页 |
3.2.5 各组药疹PVB19感染阳性率的对比 | 第29页 |
3.2.6 各组药疹多重感染的对比表15 | 第29-30页 |
3.3 病毒感染与EOS增高的关系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7页 |
5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综述 | 第43-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