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及其法定义务的法理基础第16-22页
    2.1 网络服务提供者第16-19页
        2.1.1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界定第16-17页
        2.1.2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分类第17-19页
    2.2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义务的法理基础第19-22页
        2.2.1 损害结果控制理论第19-20页
        2.2.2 收益与风险均衡理论第20页
        2.2.3 社会成本控制理论第20-22页
第3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的来源第22-34页
    3.1 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来源第22-25页
        3.1.1 法律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的规定第22-23页
        3.1.2 部门规章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的规定第23-24页
        3.1.3 司法解释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的规定第24-25页
    3.2 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来源的比较法考察第25-33页
        3.2.1 英国《数字经济法》第26-27页
        3.2.2 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DMCA)第512条第27-30页
        3.2.3 欧盟的立法实践第30-33页
    3.3 比较研究结论第33-34页
第4章 我国现行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规定的不足第34-38页
    4.1 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承担事先审查义务问题第34-35页
    4.2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定义务并未统一第35-36页
    4.3 通知的有效要件问题第36-38页
第5章 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规定的完善第38-44页
    5.1 不宜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事先审查义务第38-39页
    5.2 统一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义务内容第39-41页
        5.2.1 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第39-40页
        5.2.2 通知与删除义务第40页
        5.2.3 信息披露义务第40页
        5.2.4 合理审查义务第40-41页
    5.3 完善与法定义务判定相关的制度第41-44页
        5.3.1 明确有效通知的实质内容第41-42页
        5.3.2 引进反通知制度第42页
        5.3.3 引进传票制度第42-44页
结论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美合同法ESP课程设计研究
下一篇: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制与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