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中国地质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第10页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0-12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5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第12页
    1.6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7 论文总体结构第13-16页
第二章 博物馆的视觉形象设计及应用相关概念综述第16-20页
    2.1 博物馆相关概念及分类方式第16-17页
        2.1.1 博物馆概念第16页
        2.1.2 博物馆分类方式第16-17页
    2.2 视觉形象设计及应用概述第17-18页
        2.2.1 视觉形象设计第17页
        2.2.2 视觉形象应用第17-18页
    2.3 博物馆的视觉形象设计第18页
    2.4 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及应用的重要性第18-19页
    2.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地质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原则与方法第20-36页
    3.1 地质博物馆属性第20页
    3.2 地质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原则第20-23页
        3.2.1 差异性原则第20-21页
        3.2.2 专业性原则第21页
        3.2.3 本土性原则第21-23页
        3.2.4 国际性原则第23页
    3.3 地质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方法第23-34页
        3.3.1 标志第24-30页
        3.3.2 标准色第30-31页
        3.3.3 标准字体第31-32页
        3.3.4 辅助图形及在VI系统中的有效串联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中国地质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及应用实例第36-70页
    4.1 中国地质博物馆概述第36-38页
    4.2 地质博物馆现有视觉形象分析第38-42页
        4.2.1 优点第38-39页
        4.2.2 不足第39-42页
    4.3 重构视觉形象第42-67页
        4.3.1 标志设计第42-48页
        4.3.2 围绕标志设计展开的视觉形象设计第48-67页
    4.4 关于地质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应用的几点建议第67-68页
        4.4.1 基础部分的规范建议第67页
        4.4.2 应用部分的规范建议第67-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第74-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技术的实践论诠释
下一篇:赣南客家民俗“九狮拜象”音乐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