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 第11-15页 |
·小麦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 | 第11-12页 |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 第12-15页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第15-20页 |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第15-17页 |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17-18页 |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18-20页 |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黏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近等基因系选育及遗传背景的检测 | 第22-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材料及近等基因系的选育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小麦籽粒醇溶蛋白的提取 | 第23页 |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的检测及数据统计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醇溶蛋白谱带间的比较 | 第24-25页 |
·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黏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atp6 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研究 | 第27-44页 |
·材料及其处理 | 第27-28页 |
·试验材料与处理 | 第27-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试验中所涉及的引物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4页 |
·小麦叶片线粒体DNA 的提取 | 第28-30页 |
·小麦花药总RNA 的提取 | 第30页 |
·小麦花药总RNA 的纯化和检测 | 第30-31页 |
·第一条链cDNA 的合成 | 第31页 |
·目的基因扩增 | 第31-32页 |
·目的片段回收 | 第32页 |
·目标片段的转化克隆 | 第32-33页 |
·阳性克隆检测和测序 | 第33页 |
·编辑频率和转录发生率的计算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小麦叶片mtDNA 提取质量检测 | 第34页 |
·小麦花药总RNA 提取质量检测 | 第34-35页 |
·cDNA 一链质量检测 | 第35页 |
·atp6 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35-36页 |
·atp6 基因的编辑位点分析 | 第36-39页 |
·atp6 基因的编辑频率分析 | 第39-41页 |
·atp6 基因的转录发生率的分析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