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罐高速公路高墩连续梁桥抗震分析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桥梁抗震基础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2.1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2.1.1 静力理论 | 第15页 |
2.1.2 定函数理论 | 第15-16页 |
2.1.3 反应谱法 | 第16-17页 |
2.1.4 动态时程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2.1.5 随即振动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高墩连续桥梁动力特性分析 | 第20-33页 |
3.1 概述 | 第20-22页 |
3.2 连续桥梁高墩选型原则 | 第22-23页 |
3.3 连续桥梁高墩选型计算 | 第23-25页 |
3.3.1 基本数据 | 第23-24页 |
3.3.2 技术要求 | 第24-25页 |
3.4 建立高墩墩形的有限元模型 | 第25-26页 |
3.4.1 建模原则 | 第25页 |
3.4.2 有限元模型参数设置 | 第25-26页 |
3.5 动力特性分析 | 第26-33页 |
3.5.1 桥梁结构自振特性计算 | 第26-27页 |
3.5.2 自振特性计算结果 | 第27-33页 |
第四章 武罐高速公路连续梁桥抗震分析 | 第33-43页 |
4.1 连续梁抗震的概念设计 | 第33页 |
4.2 连续梁桥抗震分析基本数据 | 第33-34页 |
4.2.1 桥梁的基本构造 | 第33-34页 |
4.3 连续梁桥的自震特性分析 | 第34-37页 |
4.3.1 分析建模 | 第34-35页 |
4.3.2 自振频率 | 第35-36页 |
4.3.3 振型 | 第36-37页 |
4.4 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37-42页 |
4.4.1 计算参数 | 第37-38页 |
4.4.2 分析工况 | 第38页 |
4.4.3 反应谱分析 | 第38-40页 |
4.4.4 抗震验算 | 第40-42页 |
4.5 抗震分析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武罐高速公路连续梁桥抗震设计 | 第43-58页 |
5.1 桥梁场地特点及设计地震动参数 | 第43-44页 |
5.1.1 桥梁的场地特征 | 第43页 |
5.1.2 设计地震动参数 | 第43-44页 |
5.2 武罐高速公路跨越断裂带桥梁的设计方案比选 | 第44-58页 |
5.2.1 桥梁方案的选择 | 第44-45页 |
5.2.2 桥梁设计方案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 第45-56页 |
5.2.3 比选方案的抗震性能结论 | 第56-58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