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基本思路 | 第13-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8页 |
·关于旅游广告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旅游广告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旅游广告的特点和类型 | 第17-18页 |
·旅游广告的文化责任 | 第18-19页 |
·旅游广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跨文化传播的概念界定 | 第21页 |
·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 第21-22页 |
·跨文化传播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关于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23-27页 |
·跨文化广告传播概念界定 | 第23页 |
·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特点 | 第23-24页 |
·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模式 | 第24-25页 |
·广告与文化的关系 | 第25-26页 |
·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中国旅游广告及其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 第28-39页 |
·中国旅游广告的发展基本概况 | 第28-30页 |
·总体概况 | 第28-30页 |
·各类旅游广告概况 | 第30页 |
·中国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所在 | 第30-35页 |
·问题旅游广告带来行业诚信危机 | 第31-32页 |
·旅游广告抵御风险灾害的能力差 | 第32页 |
·整体质量良莠不齐竞争力不够强 | 第32-33页 |
·相对于旅游行业其发展速度不够 | 第33页 |
·旅游广告发展地区差异性较明显 | 第33-34页 |
·内容缺乏文化内涵针对性比较差 | 第34-35页 |
·中国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问题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法规法律不健全 | 第35页 |
·观念上重视不足 | 第35-36页 |
·理论实践刚起步 | 第36页 |
·制作经费投入少 | 第36-37页 |
·缺乏对市场调查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 | 第39-49页 |
·本土文化对旅游广告的制约分析 | 第39-40页 |
·自身发展需要坚持本土文化原则 | 第39页 |
·社会强制要求坚持本土文化原则 | 第39-40页 |
·广告定位需要以本土文化为依据 | 第40页 |
·文化是广告创意的重要表现手法 | 第40页 |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各自旅游广告中的体现 | 第40-43页 |
·价值取向 | 第41页 |
·创意内涵 | 第41-42页 |
·表达方式 | 第42页 |
·审美意识 | 第42-43页 |
·影响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具体因素细分 | 第43-48页 |
·价值观念差异 | 第43-45页 |
·艺术审美差异 | 第45页 |
·宗教信仰差异 | 第45-46页 |
·风俗习惯差异 | 第46页 |
·思维方式差异 | 第46-47页 |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 第47页 |
·法律制度差异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我国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 | 第49-60页 |
·中国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优势分析 | 第50-53页 |
·我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 第50-52页 |
·我国经济发展平稳顺利 | 第52-53页 |
·我国倡导和平外交政策 | 第53页 |
·中国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劣势分析 | 第53-54页 |
·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 | 第53页 |
·旅游广告发展资金短缺 | 第53-54页 |
·缺乏专业旅游广告人才 | 第54页 |
·中国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机遇分析 | 第54-57页 |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 第54-55页 |
·旅游业近年迅速的发展 | 第55页 |
·世界旅游中心整体东移 | 第55-56页 |
·科学进步促使技术革新 | 第56-57页 |
·中国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威胁分析 | 第57-59页 |
·国内外竞争局面日益加剧 | 第57页 |
·旅游产品审美价值还不高 | 第57-58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不甚明确 | 第58页 |
·对国际习惯做法并不熟悉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我国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 | 第60-73页 |
·标准化创意本土化执行策略 | 第60-62页 |
·运用目标国家的人物形象 | 第60-61页 |
·迎合目标群体的消费心态 | 第61页 |
·贴近目标受众的日常生活 | 第61页 |
·把握目标受众的风俗习惯 | 第61-62页 |
·挖掘目标国家的文化元素 | 第62页 |
·寻求不同文化之间共性策略 | 第62-64页 |
·强调两种文化共享价值观 | 第62-63页 |
·采用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 | 第63页 |
·重视公益广告的宣传方式 | 第63-64页 |
·利用非语言超越语言障碍 | 第64页 |
·源文化与目标文化相整合策略 | 第64-69页 |
·努力缩减两种文化差异的距离 | 第64-65页 |
·从消费者的解码进行编码思考 | 第65-66页 |
·巧妙规避与合理运用当地文化 | 第66-68页 |
·关注当地发生的社会焦点事件 | 第68-69页 |
·表现内容形式力求国际化策略 | 第69-72页 |
·符号表达方式与受者接受方式一致 | 第69-70页 |
·利益的承诺上迎合受传者心理期盼 | 第70页 |
·广告诉求背景要与当地情况相吻合 | 第70-71页 |
·创建易于受传者理解的广告信息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