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

攀枝花市某矿山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矿山地下水研究现状第10页
    1.3 露天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地下水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5 常用数值模拟方法第13-15页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6.1 研究内容第15页
        1.6.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及环境地质概况第17-32页
    2.1 自然地理条件第17-20页
        2.1.1 地理位置第17-18页
        2.1.2 地形地貌第18页
        2.1.3 气象条件第18-19页
        2.1.4 水文第19-20页
        2.1.5 社会经济概况第20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2页
        2.2.1 地层第20-21页
        2.2.2 构造第21-22页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第22-30页
        2.3.1 地层与构造第22-25页
        2.3.2 含水岩组、隔水岩组类型及特征第25-26页
        2.3.3 地下水系统划分第26-28页
        2.3.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第28-29页
        2.3.5 水文地质参数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现状第32-41页
    3.1 工程概况第32-33页
    3.2 地下水水位现状分析第33-36页
        3.2.1 气象因素对地下水位动态现状影响分析第33-35页
        3.2.2 水文因素对地下水位动态现状影响分析第35页
        3.2.3 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位动态影响分析第35-36页
    3.3 地下水水质现状分析第36-40页
        3.3.1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第36-37页
        3.3.2 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第37-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第41-59页
    4.1 水文地质概化模型第41-43页
        4.1.1 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第41页
        4.1.2 范围和边界条件第41-43页
    4.2 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第43-44页
    4.3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第44-57页
        4.3.1 区域剖分第44-45页
        4.3.2 3D模型构建第45页
        4.3.3 时间离散第45-46页
        4.3.4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和初值确定第46-47页
        4.3.5 源汇项处理第47-50页
        4.3.6 模型识别与验证第50-57页
    4.4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第57-58页
        4.4.1 研究区边界条件概化第57页
        4.4.2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第57页
        4.4.3 区域剖分、时间离散和参数分区第57-58页
        4.4.4 模拟因子的选择第58页
        4.4.5 参数识别第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某铁矿地下水影响分析第59-70页
    5.1 地下水动态分析第59-65页
        5.1.1 不同开采强度下地下水动态分析第59-62页
        5.1.2 地下水水位预测第62-63页
        5.1.3 地下水均衡预测第63-65页
    5.2 地下水水质分析第65-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三轴等增幅荷载下斜长花岗岩损伤演化研究
下一篇:都江堰五里坡滑坡形成演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