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管道批次顺序输送调度优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成品油管道发展概况 | 第7-8页 |
1.2.1 国外成品油管道发展概况 | 第7-8页 |
1.2.2 国内成品油管道发展概况 | 第8页 |
1.3 批次调度运行优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1.4.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4.2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第1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成品油管道调度及调度模型 | 第13-20页 |
2.1 成品油管道运行的特点 | 第13页 |
2.2 成品油管道调度的描述 | 第13-14页 |
2.2.1 调度的特点 | 第13页 |
2.2.2 调度的复杂性 | 第13-14页 |
2.2.3 调度的任务和目的 | 第14页 |
2.3 调度计划编制 | 第14-17页 |
2.3.1 编制方法 | 第14-15页 |
2.3.2 编制原则 | 第15-16页 |
2.3.3 编制步骤 | 第16-17页 |
2.4 成品油管道调度模型的描述 | 第17-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调度计划自动编制模型 | 第20-32页 |
3.1 基本假设条件 | 第20-21页 |
3.2 预计时步模块 | 第21-22页 |
3.3 批次跟踪模块 | 第22-24页 |
3.4 平均分输方式 | 第24-27页 |
3.4.1 约束条件 | 第24-25页 |
3.4.2 基本算法 | 第25-27页 |
3.5 集中分输方式 | 第27-31页 |
3.5.1 尽可能早分输原则 | 第27-29页 |
3.5.2 尽可能晚分输原则 | 第29-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调度计划优化模型 | 第32-48页 |
4.1 时效性优化模型 | 第32-40页 |
4.1.1 目标函数 | 第32页 |
4.1.2 约束条件 | 第32-33页 |
4.1.3 模型简化 | 第33-34页 |
4.1.4 模型求解 | 第34-40页 |
4.2 平稳性优化模型 | 第40-47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40页 |
4.2.2 约束条件 | 第40-41页 |
4.2.3 模型分析 | 第41-42页 |
4.2.4 模型求解 | 第42-47页 |
4.3 模型之间的关系及适用条件 | 第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调度软件的编制与应用实例 | 第48-71页 |
5.1 软件编制 | 第48-53页 |
5.1.1 自动编制软件的结构及功能 | 第48-50页 |
5.1.2 优化软件的结构及功能 | 第50-53页 |
5.2 应用实例的工程概况 | 第53-55页 |
5.2.1 油品物性 | 第53页 |
5.2.2 站场分布 | 第53-54页 |
5.2.3 干线基础数据 | 第54页 |
5.2.4 输送工艺 | 第54页 |
5.2.5 管道沿线资源市场与分配 | 第54页 |
5.2.6 沿线站场各批次需求时间窗 | 第54-55页 |
5.3 自动编制模型工程算例 | 第55-64页 |
5.3.1 自动编制软件的应用 | 第55-64页 |
5.3.2 分析及结论 | 第64页 |
5.4 优化模型工程算例 | 第64-67页 |
5.4.1 优化软件的应用 | 第64-66页 |
5.4.2 分析及结论 | 第66-67页 |
5.5 对比分析 | 第67-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