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母性书写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严歌苓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母性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母性书写的文本阐释 | 第16-34页 |
2.1 母性书写的观照对象 | 第16-20页 |
2.1.1 残缺的男性 | 第16-18页 |
2.1.2 被拯救的男性 | 第18-20页 |
2.2 藏污纳垢的母性魅力 | 第20-28页 |
2.2.1 大爱无私的母性奉献 | 第22-23页 |
2.2.2 悲天悯人的母性宽恕 | 第23-26页 |
2.2.3 包容宽大的母性救赎 | 第26-28页 |
2.3 母性栖息的意象家园 | 第28-34页 |
2.3.1“树”的意象 | 第28-30页 |
2.3.2“水”的意象 | 第30-31页 |
2.3.3 乳房意象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母性书写的原因探析 | 第34-44页 |
3.1 家族记忆的诗性言说 | 第34-36页 |
3.2 两栖空间的文化渗透 | 第36-39页 |
3.2.1 东方式的慈悲 | 第36-37页 |
3.2.2 西方式的救赎 | 第37-39页 |
3.3 相对隐蔽的女性意识 | 第39-44页 |
3.3.1 母性姿态的另类抒写 | 第39-40页 |
3.3.2 女性意识的自觉流露 | 第40-44页 |
第四章 母性书写的价值呈现 | 第44-60页 |
4.1 人性光辉中的母性凸显 | 第44-46页 |
4.2 文化碰撞中的母性表述 | 第46-51页 |
4.2.1 移民创伤下的文本映照 | 第47-49页 |
4.2.2 双重文化中的身份寻找 | 第49-51页 |
4.3 历史消解中的母性昭示 | 第51-53页 |
4.4 母性话语中的理想再造 | 第53-56页 |
4.5 批评视野中的母性反思 | 第56-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