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 | 第20-28页 |
2.1 项目群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2.1.1 项目群管理的定义 | 第20-21页 |
2.1.2 项目群管理的应用 | 第21-22页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2-24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 第22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第22-23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2.3 质量功能展开原理 | 第24-27页 |
2.3.1 质量功能展开的定义 | 第24-25页 |
2.3.2 质量屋 | 第25-26页 |
2.3.3 质量功能展开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利益相关方分析与管理机制研究 | 第28-36页 |
3.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利益相关方分析 | 第28-30页 |
3.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 | 第28-29页 |
3.1.2 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 | 第29-30页 |
3.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管理机制研究 | 第30-34页 |
3.2.1 建立基于利益相关方的项目群管理办公室 | 第30-32页 |
3.2.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管理的组织结构 | 第32-33页 |
3.2.3 组织结构的主要职能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实现多方利益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管理路径研究 | 第36-48页 |
4.1 实现多方利益方法的选择与改进 | 第36-40页 |
4.1.1 实现多方利益的方法选择 | 第36页 |
4.1.2 实现多方利益的方法的改进 | 第36-40页 |
4.2 实现多方利益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管理目标模型研究 | 第40-46页 |
4.2.1 可行性分析 | 第40页 |
4.2.2 建立实现多方利益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管理目标模型 | 第40-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实证分析 | 第48-64页 |
5.1 工程简介 | 第48-49页 |
5.2 重庆轨道三号线北延伸段项目群的特点 | 第49-51页 |
5.2.1 项目类型多 | 第49-50页 |
5.2.2 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 | 第50-51页 |
5.2.3 建设管理难度大 | 第51页 |
5.3 重庆轨道三号线北延伸段项目群管理机制 | 第51-55页 |
5.3.1 建立项目群管理办公室 | 第52-53页 |
5.3.2 项目群管理组织结构 | 第53-55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55-63页 |
5.4.1 北延伸段项目利益相关方分析 | 第55-56页 |
5.4.2 北延伸段项目群管理目标分析 | 第56-58页 |
5.4.3 模型的计算 | 第58-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A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界定专家调查表 | 第72-74页 |
附录 B 重庆轨道三号线北延伸段线路图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