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内文献研究第13-16页
        1.2.2 国外文献研究第16-17页
        1.2.3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第17-18页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第18页
    1.4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可能的创新及不足第18-20页
        1.4.1 论文的难点第18页
        1.4.2 可能的创新第18-19页
        1.4.3 不足之处第19-20页
2 互联网金融概述第20-27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第20页
    2.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第20-21页
        2.2.1 开放性与低成本第20页
        2.2.2 信息的共享性第20-21页
        2.2.3 减弱资本中介的作用第21页
        2.2.4 提高了数据使用的便利性第21页
    2.3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第21-27页
        2.3.1 金融功能理论第21-24页
        2.3.2 长尾理论第24-25页
        2.3.3 平台经济理论第25-27页
3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3.1 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第27-29页
        3.1.1 经纪业务收入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27-28页
        3.1.2 经纪业务市场集中度逐渐上升第28页
        3.1.3 证券营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第28-29页
        3.1.4 行业平均佣金率持续下滑第29页
    3.2 证券经纪业务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3.2.1 缺乏差异化服务能力第29-30页
        3.2.2 经纪人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第30页
        3.2.3 证券经纪牌照的放开所带来的冲击第30页
        3.2.4 市场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第30-31页
        3.2.5 经纪业务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互联网的运用第31-32页
4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经纪业务影响的一般分析第32-36页
    4.1 对行业平均佣金率的影响第32-33页
    4.2 对证券经纪业务整体格局的影响第33页
    4.3 对经纪业务营销方式的影响第33-34页
    4.4 对经纪业务差异化发展的影响第34页
    4.5 对证券经纪业务盈利能力的影响第34-36页
5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6-43页
    5.1 指标选取的说明第36-38页
        5.1.1 因变量选取第36页
        5.1.2 自变量选取第36-38页
        5.1.3 数据说明第38页
    5.2 建立模型第38-39页
    5.3 实证分析过程第39-40页
        5.3.1 F检验第39-40页
        5.3.2 Hausman豪斯曼检验第40页
    5.4 实证结论分析第40-43页
6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美国证券经纪业务模式及其经验借鉴第43-50页
    6.1 美林证券(MerrillLynch)模式第43-45页
    6.2 嘉信理财(CharlesSchwab)模式第45-46页
    6.3 爱德华琼斯(EdwardJones)模式第46-48页
    6.4 亿创理财(E-Trade)模式第48页
    6.5 经验借鉴第48-50页
7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发展建议第50-55页
    7.1 提高经纪业务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第50-51页
    7.2 开发互联网金融新产品,做好差异化发展第51页
    7.3 增加经纪业务类型,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第51-52页
    7.4 加强互联网化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第52-53页
    7.5 加强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监督管理第53页
    7.6 小结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肥市分行中长期贷款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及其控制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