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天瘦阁诗半》交游诗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12页
第1章 《天瘦阁诗半》交游诗的人物概况第12-34页
    1.1 尊师前辈第12-20页
        1.1.1 李惺第12-14页
        1.1.2 曾国藩第14-16页
        1.1.3 徐稼生第16-18页
        1.1.4 何廉昉第18-20页
    1.2 朋辈友人第20-27页
        1.2.1 钱昕伯第20-22页
        1.2.2 曾佑卿第22-24页
        1.2.3 平景荪第24-25页
        1.2.4 张子衡第25-26页
        1.2.5 萧芸浦第26-27页
    1.3 诗学后进第27-34页
        1.3.1 曾纪泽第28-29页
        1.3.2 何彦昇第29-31页
        1.3.3 徐秋堂第31-34页
第2章《天瘦阁诗半》交游诗的分期第34-40页
    2.1 京城交友、游学时期第34-36页
    2.2 江西为官、办学时期第36-37页
    2.3 流寓南昌、上海时期第37-40页
第3章《天瘦阁诗半》交游诗的思想内容第40-54页
    3.1 惜别思念第40-45页
        3.1.1 送别寄思第40-42页
        3.1.2 答谢解思第42-44页
        3.1.3 缅怀哀思第44-45页
    3.2 切磋赞慕第45-49页
        3.2.1 诗艺切磋第45-47页
        3.2.2 品学赞慕第47-49页
    3.3 状物题跋第49-54页
        3.3.1 写景纪行第49-51页
        3.3.2 书画题跋第51-54页
第4章 《天瘦阁诗半》交游诗的艺术特色第54-72页
    4.1 情感基调:以哀音为主第54-56页
    4.2 多用并善用典故第56-63页
        4.2.1 历史人物典故第57-60页
        4.2.2 神话寓言典故第60-63页
    4.3 语言风格多变第63-72页
        4.3.1 狂放不羁第63-65页
        4.3.2 沉郁哀悽第65-66页
        4.3.3 自然率真第66-67页
        4.3.4 清新别致第67-69页
        4.3.5 含蓄隽永第69-72页
结语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附录第76-94页
致谢第94-96页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节日诗歌专题研究
下一篇:平凡生活的诗意--拉金、韩东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