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山西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特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9页
1.引言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生物学特性和自然地理概况第14-15页
        1.3.1 生物学特性第14页
        1.3.2 自然地理分布第14-15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2.研究区自然环境与材料方法第16-22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6-1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2.2.1 样地设置第17-18页
    2.3 统计方法第18-22页
3.结果与分析第22-102页
    3.1 物种组成分析与比较第22-32页
        3.1.1 科属组成第22-23页
        3.1.2 历山土庄绣线菊群落与三裂绣线菊群落物种组成比较第23-24页
        3.1.3 兴唐寺土庄绣线菊群落与三裂绣线菊群落科属组成比较第24-25页
        3.1.4 红崖大峡谷土庄绣线菊群落与三裂绣线菊群落物种组成比较第25-27页
        3.1.5 庞泉沟土庄绣线菊群落物种组成第27-28页
        3.1.6 天池土庄绣线菊群落与三裂绣线菊群落物种组成比较第28-29页
        3.1.7 恒山三裂绣线菊群落物种组成第29-30页
        3.1.8 五台山土庄绣线菊群落与三裂绣线菊群落物种组成比较第30-31页
        3.1.9 七个研究区物种组成比较第31-32页
    3.2 植物区系分析与比较第32-52页
        3.2.1 历山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区系比较第35-37页
        3.2.2 兴唐寺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区系比较第37-40页
        3.2.3 红崖大峡谷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区系比较第40-43页
        3.2.4 庞泉沟土庄绣线菊群落区系分析第43-45页
        3.2.5 天池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区系比较第45-48页
        3.2.6 恒山三裂绣线菊群落区系分析第48-49页
        3.2.7 五台山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区系比较第49-52页
    3.3 生活型谱分析与比较第52-60页
        3.3.1 历山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生活型谱比较第53-54页
        3.3.2 兴唐寺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生活型谱比较第54-55页
        3.3.3 红崖大峡谷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生活型谱比较第55-56页
        3.3.4 庞泉沟土庄绣线菊生活型谱分析第56-57页
        3.3.5 天池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生活型谱比较第57-58页
        3.3.6 恒山三裂绣线菊生活型谱分析第58-59页
        3.3.7 五台山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生活型谱比较第59-60页
    3.4 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年龄结构分析与比较第60-69页
        3.4.1 历山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年龄结构比较第62页
        3.4.2 兴唐寺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年龄结构比较第62-63页
        3.4.3 红崖大峡谷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年龄结构比较第63-64页
        3.4.4 庞泉沟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年龄结构比较第64-65页
        3.4.5 天池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年龄结构比较第65-66页
        3.4.6 恒山三裂绣线菊年龄结构分析第66-67页
        3.4.7 五台山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年龄结构比较第67-68页
        3.4.8 综合比较第68-69页
    3.5 数量分类和排序第69-81页
        3.5.1 TWINSPAN分类第69-71页
        3.5.2 三裂绣线菊群落的TWINSPAN分类第71-73页
        3.5.3 土庄绣线菊群落的TWINSPAN分类第73-75页
        3.5.4 环境因子的RDA排序第75-76页
        3.5.5 植物群落的RDA排序第76-78页
        3.5.6 主要优势物种的RDA排序第78-81页
    3.6 物种多样性研究第81-87页
        3.6.1 不同群丛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第81-82页
        3.6.2 不同群丛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第82-84页
        3.6.3 不同海拔梯度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第84-85页
        3.6.4 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多样性比较第85-87页
    3.7 关联性分析第87-98页
        3.7.1 总体关联性分析第87-91页
        3.7.2 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分析第91-94页
        3.7.3 优势种的种间相关性分析第94-98页
    3.8 地上生物量研究第98-102页
        3.8.1 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第98-99页
        3.8.2 草本层地上生物量第99-102页
4.结论与讨论第102-106页
    4.1 结论第102-104页
    4.2 讨论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3页
附录第113-125页
    附录1 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群落植物名录第113-125页
    附录2 发表论文情况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皱纹盘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下一篇:中药资源地理国情监测工具集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