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思考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三、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 (一)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 | 第11-12页 |
| (二)国内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3-14页 |
| 第一章协商民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第14-22页 |
| 一、协商民主理论 | 第14-16页 |
| (一)协商民主的涵义 | 第14-15页 |
| (二)协商民主的特征 | 第15页 |
| (三)协商民主的价值 | 第15-16页 |
| 二、我国协商民主兴起的资源 | 第16-17页 |
| (一)文化资源 | 第16-17页 |
| (二)社会资源 | 第17页 |
| 三、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 四、基层协商民主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 第18-22页 |
|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涵义 | 第18-19页 |
| (二)基层协商民主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 第22-30页 |
| 一、民主恳谈会 | 第22-25页 |
| 二、居民议事会 | 第25-26页 |
| 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 第26-30页 |
| 第三章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 一、对基层协商民主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 第30页 |
| 二、基层协商民主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 三、协商主体事实上的不平等影响协商民主的真正实现 | 第31页 |
| 四、基层协商民主还没有成为基层的普遍做法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路径选择 | 第32-36页 |
| 一、充分认识和重视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 | 第32页 |
| 二、探索建立和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 | 第32-34页 |
| (一)完善协商评价体系 | 第32-33页 |
| (二)以监督制度保障协商充分发挥作用 | 第33页 |
| (三)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制化 | 第33-34页 |
| 三、建立多元代表制,提高各阶层的代表性 | 第34页 |
| 四、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让基层协商民主普遍实行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