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1. 前言 | 第15-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2.1 材料 | 第18-20页 |
2.1.1 检测报告 | 第18页 |
2.1.2 调查对象 | 第18-19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2.1.4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9-2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2.2.1 本次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2.2 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 | 第21页 |
2.2.3 DNA提取及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 第21-22页 |
2.2.4 RNA提取及纯度和浓度测定 | 第22-23页 |
2.2.5 端粒相对长度的测定 | 第23-24页 |
2.2.6 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 第24-25页 |
2.2.7 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 | 第25-27页 |
2.2.8 基因表达检测(SYBR Green I染料法) | 第27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27-29页 |
3. 结果 | 第29-56页 |
3.1 职业卫生检测报告 | 第29页 |
3.2 人口学基本特征 | 第29-30页 |
3.3 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30-31页 |
3.4 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对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页 |
3.5 工龄对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3.6 外周血白细胞DNA端粒长度的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3.7 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对端粒长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8 工龄对端粒长度的影响 | 第35页 |
3.9 端粒长度和胆碱酯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3.10 各多态位点基因型的鉴定 | 第36-41页 |
3.11 研究对象中基因多态的分布及遗传平衡情况 | 第41-43页 |
3.12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13 基因多态性对端粒长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3.14 基因单倍型和双体型分析及对端粒长度的影响 | 第46-49页 |
3.14.1 POT1基因多态性与单倍型频率 | 第46-47页 |
3.14.2 POT1基因双体型与端粒长度的关系 | 第47-48页 |
3.14.3 CYP2E1基因多态性与单倍型频率 | 第48页 |
3.14.4 CYP2E1基因双体型与端粒长度的关系 | 第48-49页 |
3.15 暴露组和对照组端粒结合蛋白mRNA表达量的情况 | 第49-52页 |
3.16 端粒结合蛋白mRNA表达量与端粒长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页 |
3.17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52-54页 |
3.18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端粒长度的影响因素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63页 |
4.1 氧乐果暴露与胆碱酯酶活性、端粒长度的关系 | 第56-57页 |
4.2 人群基本特征与胆碱酯酶活性、端粒长度的关系 | 第57-58页 |
4.3 端粒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端粒长度的关系 | 第58-59页 |
4.4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胆碱酯酶活性、端粒长度关系 | 第59-61页 |
4.5 端粒结合蛋白mRNA表达及其与端粒长度的关系 | 第61-62页 |
4.6 本研究的展望 | 第62-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综述 | 第69-83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